首页 > 灵异恐怖 > 甄嬛嬿婉修正后宫 > 第50章 新人入宫

第50章 新人入宫(1/2)

目录

深秋时节,长春宫的庭院里积了厚厚的海棠枯叶,风卷着残枝掠过青砖地,带着彻骨的凉意,连廊下悬挂的鎏金宫灯都被吹得轻轻摇晃,昏黄的光晕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影子,添了几分萧索。殿内,鎏金铜炉里燃着暖身的安息香,烟气顺着镂空的炉盖缓缓升腾,缠绕着梁上描金的缠枝莲纹,将整个正殿衬得愈发静谧庄重,却也掩不住窗缝里钻进来的寒气。

富察琅嬅端坐在铺着明黄色狐裘软垫的凤椅上,一身明黄色绣金凤凰纹样的常服外罩了件玄色貂皮披风,领口、袖口缀着的东珠在暖光下泛着莹润的光泽,发髻上插着累丝嵌宝衔珠金凤簪,垂落的珍珠流苏随着她抬手的细微动作轻轻晃动,每一下都透着中宫皇后的雍容与威严。她指尖捏着一份明黄封皮的名单,指腹无意识地摩挲着边角,目光落在身旁的甄嬛身上时,带着几分温和的询问。

甄嬛今日穿了件藕荷色绣折枝玉兰花的常服,外面罩着件银狐毛镶边的浅紫披风,衣襟处用银线绣出的缠枝纹在暖光下若隐若现,低调中透着雅致。她头上挽了个简洁的螺髻,只插着一支碧玉嵌红宝石步摇,耳坠是一对小巧的珍珠耳铛,连妆容都比往日淡了几分,整个人透着一股温婉沉静的气质,却也难掩眉宇间的一丝倦意——深秋夜寒,她昨夜为了核对秀女名册,又熬到了半宿。见富察琅嬅看过来,她微微颔首,声音轻缓却清晰:“皇后娘娘,名单已按规制整理妥当,各旗秀女的家世、品行、甚至平日的喜好都标注清晰了,眼下时辰不早,咱们这便去养心殿呈给皇上吧?”

富察琅嬅轻轻点头,将名单递到身旁宫女手中,由宫女捧着,才缓缓起身——深秋时节,她身子畏寒,动作比往日慢了些:“嗯,是该让皇上定夺了。这几轮殿选下来,留下的六位姑娘皆是各旗翘楚,模样、品性都挑不出错处,只是这位分和住处,终究还得皇上说了算。”

两人带着贴身宫女,踩着青石板路上的枯叶往养心殿去。青石板路被打扫得还算干净,只是角落里仍积着些枯黄的落叶,踩上去沙沙作响。两侧的宫墙高耸,墙角的爬山虎早已褪尽了绿意,只剩下褐色的藤蔓紧紧攀附着墙面,偶尔有几只乌鸦落在墙头,“呱呱”叫了两声,又扑棱着翅膀飞向远处的宫檐,为这肃穆又萧索的宫苑添了几分冷寂。甄嬛拢了拢披风的领口,目光扫过路边光秃秃的树干,不由得想起刚入宫时的深秋,那时她还住在碎玉轩,庭院里的梨树也是这般落尽了叶子,只剩枝桠伸向天空。

到了养心殿外,守在门口的太监见是皇后和娴妃,连忙躬身进去通传。片刻后,太监快步出来,引着两人入内:“皇后娘娘、娴妃娘娘,皇上请您二位进去。”

殿内比长春宫更暖些,地龙烧得正旺,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与龙涎香的混合气息。弘历正坐在御案后批阅奏折,一身明黄色龙袍外罩了件明黄织金蟒纹的常服,腰间系着明黄丝绦,挂着白玉带钩,手指捏着朱笔,眉头微蹙,显然是在斟酌奏折上的内容。见她们进来,他才放下朱笔,抬了抬手,语气带着几分暖意:“皇后、娴妃免礼,赐座。来人,给皇后和娴妃倒杯热参茶。”

宫女连忙搬来两张铺着软垫的椅子,又端上两杯冒着热气的参茶。富察琅嬅和甄嬛谢恩坐下,捧着温热的茶盏,暖意顺着指尖蔓延开来,驱散了不少寒意。富察琅嬅率先开口,目光看向御案上的空白处:“皇上,此次殿选的最终名单已整理好,共有六位姑娘入选,分别是满军旗的叶赫那拉氏、乌雅氏、钮祜禄氏,汉军旗的柏氏、陆氏,还有蒙军旗的冬果尔氏。”她顿了顿,又补充道,“这六位姑娘的家世都清白,也都经过了嬷嬷们的教导,规矩上没什么差错。只是这六位姑娘的位分,还请皇上定夺,不知皇上要给她们个什么位分?”

弘历闻言,伸手从宫女手中接过名单,手指在上面慢慢划过,目光落在“叶赫那拉氏”和“钮祜禄氏”的名字上时,停顿了片刻。他沉吟片刻,抬眼看向两人,语气沉稳:“叶赫那拉氏出自叶赫部,家世显赫,那日殿选时瞧着也端庄;钮祜禄氏是讷亲的侄女,也是太后族中人,品性也尚可。这两人,都封贵人吧。其余四位,要么家世稍浅,要么资历不足,封答应便是。”

富察琅嬅闻言,放下茶盏,起身行礼:“是,臣妾遵旨。”随即又问道,“皇上,既已定了位分,可要给她们赐个封号?也好方便宫中称呼,往后内务府记档也清晰些。”

弘历放下名单,靠在椅背上,手指轻轻敲击着御案的边缘,仔细回忆着殿选时的情景。片刻后,他嘴角微微扬起一丝笑意:“叶赫那拉氏那日瞧着眉眼温顺,说话也轻声细语的,瞧着就让朕舒心,就封为舒贵人吧。钮祜禄氏行事稳妥,那日问她话时,也颇为顺从,便叫顺贵人。”他顿了顿,又看向名单上其余几人的名字,“乌雅氏那日见了朕,言行举止都还算恭谨,封恭答应;冬果尔氏是蒙军旗的,性子瞧着平和,说话也直爽,封安答应。至于柏氏和陆氏,暂且先不赐封号,就称柏答应、陆答应便是。她们的住处,皇后和娴妃看着安排,务必妥当——深秋时节,住处得暖和些,别让她们刚入宫就冻着了。”

富察琅嬅和甄嬛连忙起身谢恩,声音齐整:“臣妾遵旨,定不辜负皇上所托。定会选个暖和的住处,让几位新人安心住下。”

出了养心殿,风比来时更冷了些,吹得披风的边角猎猎作响。两人往长春宫走,路上,富察琅嬅看着甄嬛,轻声道:“娴妃,皇上既把分宫的事交给咱们,又特意叮嘱要暖和些,咱们可得好好斟酌。这东西六宫还有几处都还空着,地龙也都检修过了,你觉得哪几位住哪合适?”

甄嬛拢了拢披风,垂眸思索片刻,回道:“皇后娘娘,舒贵人和顺贵人是贵人位分,身份稍高,储秀宫的规制最好,地龙也烧得最旺,且离养心殿也近,冬日里皇上要是想去瞧她们,也方便些,让她们住储秀宫最为妥当。柏答应和陆答应性子都还算平和,永和宫虽比储秀宫小些,但胜在清净,地龙也够暖,适合她们居住。恭答应和安答应都是满军旗,景仁宫虽曾是先皇后的住处,但如今也修整过了,地龙也换了新的,且景仁宫的偏殿向阳,冬日里暖和,让她们住过去也合适。”

富察琅嬅点点头,赞同道:“嗯,你考虑得周全,既顾着位分,又想着暖和,就按你说的办吧。回头让内务府的人再去瞧瞧,把几处宫殿的炭火都备足了,别委屈了新人。”

甄嬛应下:“是,臣妾回头就去吩咐内务府。”心里却忍不住吐槽:这皇上赐封号也太随意了吧!看着舒心就叫舒贵人,那要是看着高兴,岂不是要叫愉贵人?她摇了摇头,把这念头压下去——深秋的风太冷,容不得她多想这些无关紧要的事。可她没料到,自己这话竟会一语成谶。

几日后,六位新人正式入宫。入宫那日,天阴沉沉的,还飘着零星的小雪,内务府的人早已将各处宫殿的地龙烧得旺旺的,炭火也堆在了殿外的廊下。分宫之事按计划安排妥当——舒贵人叶赫那拉氏、顺贵人钮祜禄氏住储秀宫,恭答应乌雅氏、安答应冬果尔氏住永和宫,柏答应、陆答应住景仁宫。

新人入宫后的第三日,按规矩要去长春宫给皇后请安。这日清晨,天放晴了些,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殿内,却依旧没什么暖意。长春宫的正殿里早早便生了地龙,殿内暖融融的,除了养胎不便出门的海兰——深秋胎气不稳,江太医特意嘱咐她少出门受冻,还有抱病在床的玫常在,其余妃嫔都到了。

嘉嫔刚出了月子不久,身子还没完全恢复,今日穿了件桃粉色绣海棠花的锦裙,外面罩着件浅粉狐毛披风,裙摆处绣着的细碎珍珠随着她的动作闪着微光。她的发髻梳得精致,插着一支赤金嵌红玛瑙步摇,脸上施着淡淡的妆容,气色红润,比起生产前更添了几分娇艳。只是她时不时会拢一下披风,显然还是有些畏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