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接连有孕(2/2)
高曦月闭着眼,轻轻“嗯”了一声,声音细弱:“知道了,替我谢过纯妃。”
而长春宫的气氛,却凝重得像结了冰。富察琅嬅早已卧床多日,身上盖着三层锦被,连呼吸都透着气弱,脸色白得像宣纸。太医院院判刚诊完脉,对着守在旁的素晴连连叹气,声音压得极低:“皇后娘娘胎气太弱,龙胎不稳,必须日夜卧床,半点气都动不得,稍有不慎,恐有早产之虞。”
素晴连忙点头:“太医放心,奴婢们定当好生照料。”转身轻手轻脚地走到榻前,低声将太医的话禀报给琅嬅。
琅嬅闻言,只是缓缓抬手抚了抚小腹,眼底满是担忧,声音轻得像羽毛:“知道了,让小厨房把今日的安胎汤再温一遍,放些蜜枣吧,实在喝不下苦的。”
这时,莲心捧着一叠贺帖进来,躬身道:“娘娘,咸福宫刚递了喜帖,各宫娘娘都派人来问,要不要一同备礼送去。还有景阳宫那边,嘉嫔娘娘也让人递了话,说盼着您身子好些能……”
“景阳宫那边不必管。”琅嬅闭了闭眼,打断了她的话,语气里带着一丝疲惫却不容置疑,“备一份贺礼送咸福宫——贵妃素来性子急,如今怀了孕,怕是比我还难熬。挑那支赤金镶珍珠的长命锁,再配两斤老山参,就说本宫身子不适,未能亲贺,让她好生养胎。”
莲心有些迟疑:“娘娘,不理会景阳宫那里,是不是不太好?”
“她若真能安稳养胎,便不会日日派人来打探消息。”琅嬅轻轻叹了口气,“我如今自顾不暇,哪还有心思应付这些。你照我说的做便是。”
莲心应声退下,殿内又恢复了寂静,只余下药炉里“咕嘟咕嘟”的声响,伴着琅嬅浅浅的呼吸。
殿内侍立的魏嬿婉,这时端着刚温好的安胎药上前,动作轻缓得像怕惊扰了空气。她身着淡碧色宫装,发髻梳得一丝不苟,鬓边别着一支小小的银质兰草簪,将药碗递到素心手中时,声音轻柔得恰到好处:“素晴姐姐,药温刚好,您快给娘娘奉上吧。”
素晴接过药碗,低声道了谢。琅嬅望着魏嬿婉转身整理药炉的背影,眼底掠过一丝复杂。前几日额娘进宫,特意拉着她的手叮嘱:“那日我出宫时撞见的那个宫女,就是她吧?眉眼太活,不像安分的,你如今身子重,身边人可得盯紧了,别引狼入室。”
琅嬅何尝不明白额娘的意思。这后宫里,最不缺的便是藏着野心的下人。可她转念想起往事,轻声问道:“嬿婉,前儿让你去看永琏,他今日身子怎么样了?”
魏嬿婉连忙转过身,屈膝行礼,语气里满是恭顺:“回娘娘,阿哥今日精神好了许多,还念着要给您画小老虎呢。太医说阿哥的咳喘好些了,只是还得忌口,奴婢已经跟李嬷嬷再三叮嘱过了。”
琅嬅点了点头,眼底的复杂淡了些。这些日子,她刻意观察魏嬿婉:夜里自己咳醒时,她总能第一时间端来温水,连水温都调试得刚好;太医叮嘱的“忌生冷、忌辛辣”,她记得比素心还清楚,每次传膳都要亲自查验;上月赏她一对银镯子,她推辞了三次,最后收下时还磕头谢恩,说“能伺候娘娘是奴婢的福气,不敢受这么重的赏”。
比起从前伺候永琏时的机敏,如今的魏嬿婉多了几分沉稳,待人接物也愈发周到。更重要的是,她看向自己和永琏的眼神里,确实透着真切的关切。
“你做事仔细,本宫很放心。”琅嬅望着她,语气柔和了些。
魏嬿婉垂下眼眸,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笑意,声音轻得像风:“能为娘娘分忧,是奴婢的福气。”阳光透过窗棂照在她身上,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可没人知道,她垂在身侧的手,悄悄攥紧了——她等这声“放心”,已经等了太久。
素晴这时将药碗递到琅嬅唇边,琅嬅小口饮着药,目光落在魏嬿婉身上。或许,是时候了。等她身子稍好些,寻个皇上来看她的机会,把魏嬿婉举荐上去——既全了皇上当初的留意,也为自己在后宫添个助力。至于额娘的担忧,她并非不放在心上,只是这后宫从没有绝对的安稳,与其防备所有,不如择人而用,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
魏嬿婉似察觉到她的目光,又躬身行了一礼,轻声道:“娘娘若是累了,奴婢就在外间候着,您唤一声奴婢就进来。”
富察琅嬅点了点头,闭上了眼睛。药炉的声响依旧,殿外的秋风吹过梧桐叶,沙沙作响——这深宫之中,有人为子嗣赌上性命,有人为安稳暗布棋子,一场无声的角力,早已在胎气与药香中,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