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婉清阁新篇,九州铺画卷(2/2)
林婉清每日在总兵府与婉清阁之间奔波,既要照料周云溪的饮食起居,关注她的胎像,又要处理婉清阁的大小事务,虽忙碌却充实。周云溪感念婆婆的辛苦,时常劝她多休息,林婉清却总是笑着说:“看着婉清阁越来越好,看着你腹中的孩子安稳成长,我便浑身是劲。”
与此同时,远在通州的大女儿谢语,也将婉清阁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她嫁与通州总兵陆峥后,便在通州开设了第一家婉清阁分号。凭借着母亲传授的经营之道,以及陆峥在当地的人脉资源,通州婉清阁很快便站稳了脚跟。
谢语聪慧能干,颇有商业头脑。她发现通州地处交通要道,往来商旅众多,便将婉清阁的商品进行改良,除了精致的绣品,还增加了便于携带的丝绸手帕、香囊荷包等小物件,深受商旅喜爱。随后,她又陆续在周边的常州、沧州、德州等地开设分号,将婉清阁的版图不断扩大。
陆峥十分支持妻子的事业,时常打趣道:“我这总兵府,倒成了婉清阁的后勤部了。”谢语闻言,总是笑着回敬:“夫君镇守一方,保家卫国,我打理婉清阁,充盈府库,我们夫妻二人,各司其职,共筑家业,岂不是美事?”陆峥听后,哈哈大笑,对妻子愈发敬重。
而在京城的恒王府中,谢研正与七皇子赵珩商议着北方市场的拓展计划。谢研嫁与七皇子后,便凭借着皇商的身份,将婉清阁的商品带入京城。她深知京城权贵云集,对品质要求极高,便专门设立了高端定制作坊,为皇室宗亲与达官贵人量身打造绣品服饰。
“殿下,如今京城市场已趋于稳定,臣妾想将婉清阁拓展至北方的幽州、并州等地。”谢研手中捧着一份详细的计划书,眼神坚定地望着赵珩。
赵珩接过计划书,仔细翻阅着,眼中满是赞赏:“研儿,你的想法很好。北方物产丰富,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巨大。只是北方气候寒冷,百姓服饰多以保暖为主,你需在绣品的材质与款式上多加改良。”
谢研点头称是:“臣妾早已考虑到这一点,计划选用羊毛、驼绒等保暖材质,设计出既保暖又美观的服饰绣品。同时,北方少数民族众多,臣妾还想融入他们的服饰元素,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商品。”
赵珩握住她的手,温柔地说:“既然你已有周全计划,本王便全力支持你。所需人力物力,本王会让人全力配合。”
谢研心中一暖,靠在赵珩肩头:“多谢殿下。臣妾定不会辜负殿下的信任,定会让婉清阁的名号,响彻北方大地。”
数月后,江宁的荷花悄然绽放,满池清香。周云溪的胎像愈发稳固,每日都会在林婉清的陪伴下,到总兵府的花园中散步。林婉清看着儿媳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心中满是欣慰。
这日,林婉清正在婉清阁核算账目,忽然收到一封来自苏州的书信,是小女儿谢玥写来的。信中说,苏州婉清阁的生意日益红火,已经在杭州开设了分号,还附上了杭州分号开业的喜报。
林婉清读完书信,嘴角扬起一抹欣慰的笑容。她抬头望向窗外,江宁的朱雀大街上人来人往,婉清阁的伙计正热情地招呼着顾客。远处,总兵府的方向隐约可见,儿媳正怀着身孕,期盼着新生命的降临;大女儿在通州开疆拓土,生意蒸蒸日上;二女儿在京城运筹帷幄,拓展北方市场。
一瞬间,林婉清心中百感交集。从最初在京城开设第一家婉清阁,到如今婉清阁的分号遍布江南、华北、京城,从一个普通的商户妇人,到如今四个子女各有成就,家业兴旺,这一路走来,虽历经艰辛,却也收获了满满的幸福与荣耀。
她拿起笔,分别给谢玥、谢语、谢研写了回信,勉励她们继续努力,将婉清阁的事业发扬光大。信的末尾,她写道:“婉清阁不仅是我们的家业,更是我们母女四人共同的心血。愿我们姐妹同心,母女携手,让婉清阁的光芒,照亮九州大地,温暖世间人心。”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江宁婉清阁的牌匾上,“婉清阁”三个大字熠熠生辉。林婉清站在阁前,望着远方的天空,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