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样本与突破(2/2)
李菲团队成功模仿电鳐外皮的天然雷纹和内部脉络结构,设计出了第一代“仿生能量传导层”,其效率比最初设计的纯符文回路提升了近三成!
生物组则从腺体分泌物中分离出了一种特殊的“电活化酶”,这种酶能够极大地促进生物能向灵能的转化效率,并且性质相对稳定,可以作为能量调和剂使用。
结合林凡之前提供的构型,一个缩小版的、仅有人头大小的“生物-灵能混合动力核心”原型机,被小心翼翼地组装了出来。
原型机核心是一块经过特殊处理的【巨噬电鳐】外皮作为基板和初级能量采集器;内部镌刻着优化后的仿生能量回路;中央则是一个小小的腔体,注入了含有“电活化酶”的缓冲液,用于调和与转化能量;最终输出的接口,连接着精纯后的灵能导线。
“启动测试!”李菲的声音带着颤抖。
所有研究人员都屏住了呼吸,目光紧紧盯着隔离罩内的原型机。
一名研究员小心翼翼地接通了模拟深海环境的微弱水流(带动原型机基板模拟发电),并向缓冲液腔体中注入了一缕标准单位的灵能作为“引子”。
嗡——
原型机轻微地震动了一下,表面的天然雷纹亮起了柔和的蓝色光芒,内部的仿生回路也随之逐一点亮!仪器显示,水流动能和注入的灵能引子,正在被高效地采集、混合,并通过“电活化酶”的调和,转化为一种更加稳定、澎湃的灵能输出!
输出功率稳定在预设值的百分之一百一十五!能量转化效率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六十八!而且运行平稳,噪音极低!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实验室里爆发出震耳的欢呼声!研究人员们激动地拥抱在一起,有些人甚至喜极而泣。这个小小的原型机,代表着一条全新的技术道路被打通!
林凡看着光屏上稳定的数据流,一直紧绷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了一丝真切的笑容。尽管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后续的放大、稳定性、以及与深潜器的整合还有无数难题,但最关键的那扇门,已经被推开。
“立刻进行耐久性测试和环境适应性测试。”林凡压下心中的激动,冷静地命令道,“同时,启动【深渊灯笼草】和【玄水母】的样本获取预案。猎潜者小队休整后,准备执行下一次任务。”
“是!”李菲等人齐声应道,充满了干劲。
样本带来了突破,突破带来了希望。尽管前路依旧布满荆棘,但曙光城向着深蓝之心迈出的第一步,已然坚实而有力。所有人都相信,在武侯的带领下,他们终将征服那片黑暗的深渊,揭开末世的终极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