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英烈园前的终极回应(2/2)
苏岩站在舰桥,望远镜里,外籍船正逼近押送舰,“人权观察”的标牌被探照灯照得发白。
他闭眼一秒。
脑子里过着三段音频:秦翊焦黑的手在雪地按下血印;十万守陵人吼《英雄赞歌》震晃摄像头;阿龙之子跪在陈铮碑前,军徽抵石:“我们记得每一个名字。”
这不是随便播的,是算准了能戳心窝子的三枪。
“全频段,播。”他插上U盘。
信号消失在电波里时,对面甲板有人举起了手机。
三小时后,“为逝者点烛”刷爆网络,蜡烛、军牌、老人旧制服满屏都是。
“舰长,对方请求通话。”值更官憋着笑。
苏岩看着船影远去,摸出全家福——女儿举着纸龙旗:“爸爸,这个要升得比云高。”
春分那天,阳光穿过松林。
阿龙之子推着轮椅上的秦翊走进英烈园。
陈铮碑前摆着带露的山桃花。
“陈班长,点灯的人回来了。”他声音轻得像自语。
正要蹲下理花,秦翊残手忽然抬起,掌心朝天。
一阵风过,一片花瓣落在指尖。
他睫毛一颤,喉咙滚动。
远处传来孩子整齐的脚步声,“一二一”混着红领巾飘动,像鼓点敲在心上。
他拼尽力气,左手在空中划出一竖,再一横。
小豆捂嘴哭了:“正……他在写‘正’字。”
“英雄走正道,我们也走正路。”她抽着气,声音在陵园里飘开。
镜头随风升起,七大陵园龙旗同时展开。
北京国旗班、南海民兵、高原哨兵,齐齐举手——最标准的军礼,敬忠魂,敬轮椅上的那个人。
老海的声音从广播传出,有点鼻音:“你说火种会灭?你看看……”
深夜,雨下得密。
重症监护室外,阿龙之子缩在长椅上。
军大衣搭在一旁,露出洗得发白的旧毛衣——秦翊昏迷前塞给他的,说:“滇西夜里比边境还冷。”
声控灯随他叹气亮起,照见背包外露的天线。
手机屏忽闪,消息跳出来:“山南改建撤回,新方案:英雄纪念馆+爱国教育基地。”
他摸出军徽,贴在脸上。
这次不是陈铮的,是秦翊的——不知谁悄悄塞进了口袋。
她蹲下整理背包,指尖碰到一块冰凉金属——秦翊入院时登记的那枚军徽。
她没问为什么留着,轻轻推进内袋。
雨越下越大,监护室的门开了一条缝。
小豆探头,食指竖唇:“他又敲了三下。”
阿龙之子猛地起身,军大衣滑落在地。
他踩着水洼冲过去,雨水顺着发梢流进领口,冰得一激灵——却又烫得慌,像有团火,顺着血往心里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