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石器革命 > 第141章 无声的警告

第141章 无声的警告(1/2)

目录

溯源小组的研究,陷入了令人窒息的僵局。

那具十米长的巨鱼骨骸,静静躺在洞穴深处,成了最沉默的谜题。林岩带着弟子们测量了每一根骨骼的长度、粗细,绘制了完整的骨架图——头骨宽大,布满尖锐齿痕,肋骨如船桨般粗壮,尾椎骨修长有力,却没有四肢的痕迹。它既不像淡水鱼,也不像海洋生物,更非已知的任何爬行或飞行生物。没有软组织、没有dNA,仅凭冰冷的骨骼,林岩只能推测它是某种适应极端环境的未知生物,至于是本土进化还是天外访客,毫无头绪。

岩壁上的图案被临摹了数十份,反复比对。星辰轨迹看似有规律,却找不到任何已知星图作为参照;那流线型“巨鱼”造物的线条模糊,没有引擎、没有帆桨,只能隐约判断与“航行”相关,技术原理如同天书。

真正的核心障碍,是那枚黑色方形容器。它始终冰冷、光滑,对所有物理手段都无动于衷:工匠们用淬火的钢制凿子敲击,只发出沉闷的响声,容器表面毫无划痕;用高温炭火烘烤,它依旧触手冰凉;甚至尝试用巨石碾压,它也纹丝不动,仿佛坚不可摧的永恒之物。

“它不是靠蛮力能打开的。”林岩坐在洞穴的阴影里,指尖摩挲着容器表面,眼中满是挫败,“它需要一把‘钥匙’,或者一种我们无法理解的能量、一套特定的‘密码’。”

空有现代知识框架,却缺乏对应的技术手段和认知基础,面对这来自远古高等文明的造物,林岩第一次感到如此无力——这种挫败感,远比当初在龙城面对雪眼时更强烈。

某个无云的夜晚,林岩带着岩壁图案的临摹图,独自走出盐泽洞穴。抬头望去,史前的夜空没有一丝光污染,银河如一条璀璨的丝带横贯天际,星辰密集得令人心悸。他下意识地将临摹图举过头顶,对照着夜空的星辰,一点点比对图案中的排布。

半小时后,他的目光骤然凝固——在天穹西侧,有一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星群,其排列方式,竟与图案右下角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高度吻合!虽然还有细微差异,但绝非巧合!

“这是星图!是特定时间或方位的星图!”林岩激动地返回洞穴,将发现告知小组成员。这个突破点燃了所有人的希望,他们开始猜测:星图可能标记着遗迹的起源地,或是某种能量的引导方向,甚至可能是打开黑色容器的“密码”之一。

林岩提出了更大胆的设想:“物理手段无效,或许它对‘特定信息’有反应——光、声音、能量频率。”

小组立刻展开尝试:用兽皮制作不同形状的遮光板,透过洞穴顶部的缝隙,将特定光斑投射在容器上;用木管吹奏不同频率的音调,观察容器反应;甚至模仿摩擦生电的原理,用干燥的毛皮摩擦琥珀,靠近容器试图产生静电刺激。

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容器始终沉默。直到第五天,一名叫“铁石”的年轻工匠,因连日挫败而烦躁,随手捡起一块从遗迹旁捡到的黑色石头(后来确认是天然磁铁矿),赌气般地按在了黑色容器上。

“嗡——”

一声极其轻微,却清晰可闻的震颤声,从容器内部传来!虽然仅持续了一瞬,容器便恢复原状,没有任何其他变化,但这一声“嗡鸣”,如同惊雷,让所有在场的人瞬间僵住,随即爆发出压抑的欢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