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朝堂争议(2/2)
“够了!”皇帝突然开口,声音不大,却瞬间压下了满殿的争论。
他站起身,目光扫过阶下众人,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北境战事与瘟疫,皆关乎国本,缺一不可轻视。
只主战,不顾瘟疫,是拿军民性命赌;只主防,不御外敌,是纵容北诏嚣张。朕意已决,双管齐下!”
满殿百官立刻噤声,静待皇帝的旨意。
“其一,命大将军秦苍率领三万精锐边军,驻守雁门关,加固防御,只守不攻,若北诏再敢挑衅,可予以反击,但不可主动出击,避免大规模战事。”
皇帝缓缓说道,目光落在兵部尚书身上,“兵部即刻调配粮草与兵器,支援边镇,务必保障边军供给。”
“其二,派钦差大臣携太医院院正及十名医术高明的太医,前往边镇,全权负责疫情防控。
一是组织人手掩埋尸体、消毒水源,防止瘟疫扩散;
二是研究医治之法,尽快研制解药;
三是安抚军民,稳定人心,若有造谣生事者,格杀勿论。”
皇帝又看向户部尚书,“户部拨款五十万两,作为防疫与赈灾之用,不得延误。”
两道旨意下达,朝堂上一片寂静。
皇帝的决策既避免了大规模战事的风险,又能集中力量防控瘟疫,兼顾了战与防,可谓周全。
兵部尚书与户部尚书齐声领旨,心中的争执也随之平息。
支持主战与主防的官员也纷纷附和,称赞皇帝深谋远虑。
三位皇子站在阶下,神色各异。
萧云澈眼中闪过一丝失望。
没能拿到兵权,军功自然无从谈起;
萧云逸则松了口气,皇帝的决策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至少能暂时遏制瘟疫的扩散;
皇帝看着下方的三位皇子,心中忽然生出一个念头。
这场边镇危机,既是考验,也是历练。
若能让一位皇子前往边镇,既能协助钦差大臣处理事务,也能在军民面前树立威信,更能看出哪位皇子真正具备担当。
他顿了顿,目光缓缓扫过萧云澈、萧云逸与萧云笙,语气带着几分郑重:“边镇事务繁杂,钦差大臣虽有能力,却缺乏在军中的威望。
朕有意从你们三人中,选一人前往边镇,协助钦差大臣协调军政事务,安抚军心民心。”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百官都明白,皇帝这是在给三位皇子机会。
谁能在边镇危机中做出成绩,谁就能在储位之争中占据更大的优势。
可所有人也清楚,边镇如今是瘟疫与战事的双重险境,前往边镇,不仅要面对凶险的瘟疫,
还要应对复杂的军政关系,稍有不慎,不仅会错失机会,还可能身陷险境,甚至危及性命。
萧云澈心中一动,之前的失望瞬间被兴奋取代。
虽然不能挂帅出征,但前往边镇协助处理事务,同样能积累威望,尤其是在军中树立形象。
可一想到边镇的瘟疫,他又有些犹豫,生怕自己感染。
萧云逸则没有丝毫犹豫,他深知边镇的艰难,也明白此时前往边镇责任重大。
若能控制住瘟疫,能救百姓于水火,这比任何军功都重要。
萧云笙心中有些纠结,
他在边镇待过,知道那里的情况有多复杂。
只是他做事向来谨慎,担心自己无法应对突发状况。
三位皇子各有心思,殿内再次陷入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们身上,等着他们做出选择。
皇帝看着三位皇子,眼神深邃,语气带着几分期许,也带着几分考验:“谁愿为朕分忧,前往边境处理此事?”
机会与风险并存,选择前往,或许能一步登天,也可能万劫不复。
这场看似简单的抉择,实则关乎三位皇子的未来,也关乎大晟边镇的安危。
乾清宫内的空气,再次变得紧张起来,连檀香的气息,都仿佛带着几分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