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边关月明(2/2)
姜临月看着他的背影,心中泛起一丝愧疚。
她知道自己不该对兄长如此冷淡,可每当面对父兄的关怀时,原主的情绪就会不受控制地冒出来,让她下意识地想要逃避。
这种理智与情感的矛盾,像一张网,将她牢牢困住,让她痛苦不已。
回到自己的帐篷,姜临月打开食盒,喝了一口羊肉汤。
汤很鲜,却没能驱散她心中的寒意。她从空间里取出姜临舟寄来的信,信里详细描述了京中的情况。
就在这时,原主的记忆再次涌现:
小时候,她发高烧,昏迷了三天三夜,姜巍却因为边境战事紧急,没能回来看看她;
十岁那年,她生日,满心期待能收到父亲的礼物,最后却只等来一封简短的家书,说“边境事忙,下次再补”。
那些被忽视、被冷落的委屈,像潮水般将她淹没,让她忍不住想:
如果这些关怀来得早一点,如果父兄能多陪陪原主,她是不是就不会留下这么多遗憾?
“我到底在想什么?”
姜临月用力摇了摇头,试图驱散这些混乱的思绪。
她不是原主,她是来自现代的姜临月,她不该被这些情绪左右。
可每当看到姜巍鬓角的白发,看到姜临风身上的伤痕,看到他们眼中的关切与失落,她就无法再用冷漠的态度对待他们。
夜深了,帐篷外传来巡夜士兵的脚步声。
姜临月睡不着,索性走出帐篷,朝着雁门关的城头走去。
城头上,几名士兵正拿着火把巡逻,看到她,纷纷恭敬地行礼:
“姜小姐。”
姜临月点头回应,走到城墙边,望着远处漆黑的草原。
月光洒在城墙上,泛着冰冷的光泽,像一层薄薄的寒霜。
远处,偶尔传来北诏营地的号角声,提醒着她,这里是战场,是生死存亡的前线。
她想起这些日子救治的士兵,想起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对百姓的守护;
想起父兄常年驻守边关的艰辛,想起他们对自己笨拙却真挚的关怀;
也想起原主那些被忽视的委屈,那些渴望却从未得到的陪伴。
理智告诉她,应该放下隔阂,接纳这份亲情;
可情感上,却总是无法跨越那道无形的鸿沟。
“姜临月,我到底是谁?”
姜临月轻声喃喃,声音被风吹得七零八落,
“是‘月影’,还是你?我该如何面对他们……”
月光下,她的身影显得格外孤独。
一边是理智上的理解与敬佩,一边是情感上的隔阂与矛盾;
一边是现代的独立与冷漠,一边是原主残留的脆弱与渴望。
她站在两种身份、两种情感的夹缝中,不知道该何去何从,只能任由冰冷的月光,照亮她心中的迷茫与挣扎。
远处的草原上,北诏的篝火点点,像一双双窥视的眼睛。
姜临月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混乱。
无论如何,她都要先控制住边境的瘟疫,守护好这些忠诚的士兵,守护好这片土地。
至于亲情的困惑,或许需要更多时间,才能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