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列兵石安(1/2)
冰冷的雨水渐渐停歇,但七班九名战士身上的泥泞未干,兴奋的热血却已驱散了南国冬日的寒意。裁判组宣布的“优秀”评价,像一枚滚烫的勋章,烙在每个年轻人的心头。他们互相捶打着对方的胸膛,看着彼此狼狈不堪却又意气风发的脸,在泥水里放声大笑。那是一种历经艰辛后共同登顶的酣畅,是一种将后背交给对方的、无需言说的信任。
然而,成功的喜悦并未持续太久。郑班长一声短促的哨音,将所有人拉回现实:“七班!集合!带回整理内务!看看你们像什么样子!”他的语气依旧严厉,但眼底深处一闪而过的赞许,没有逃过王石安的眼睛。这是班长独有的认可方式。
接下来的日子,训练节奏并未放松,但内容悄然发生了变化。政治教育课的比重增加了。指导员不再只是强调令行禁止,开始更多地讲述军队的宗旨、使命和荣誉。他们学习英模事迹,讨论“为谁当兵,为谁打仗”。王石安坐在小马扎上,听得格外认真。那些曾经觉得遥远而空洞的大道理,此刻因为几个月的摸爬滚打,因为身边这群同甘共苦的战友,而变得具体且沉重起来。他第一次真切地思考,手中这支枪,肩上即将承担的责任,究竟意味着什么。
条令条例考核穿插其中。不再是新兵初来时死记硬背的折磨,而是融入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如何敬礼更标准,如何报告更规范,如何遵守军容风纪。这一切,都在为最后的仪式做准备。
空气中开始弥漫一种无声的期待与紧张。新兵们知道,三个月的淬火即将迎来最终的检验,他们即将迎来一个神圣的时刻。
授衔仪式的清晨,天色湛蓝,昨夜雨水洗净的操场上,旗帜猎猎作响。全连新兵穿着洗得发白、却熨烫得极其平整的夏常服,皮鞋擦得锃亮,以最标准的军姿,一动不动地立在队列中。气氛庄重得能听到心跳声。
王石安站在队列里,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擂鼓般的心跳。他能感觉到身边战友大刘微微颤抖的手指。
连长高声宣读命令。一个个名字被念到,新兵们依次出列,走向主席台。
“王石安!”
“到!”他的声音因紧张而有些发紧,但步伐却异常坚定。他迈着标准的齐步,走到台前。
一位面容威严的团首长站在他面前。王石安抬起右手,敬了一个他练习过千百遍的、最标准的军礼。首长回礼,然后从一旁的托盘中,拿起一副鲜红的领章和一枚金色的“列兵”肩章。
首长的手有力而温暖,替他摘下旧衔,换上崭新的领章和肩章。动作间,首长看着他低声道:“小伙子,不错。希望这副肩章,不会让你觉得沉重。”
王石安感到那冰凉的金属扣针穿过布料,轻轻压在锁骨上。那一瞬间,仿佛有一股电流窜过全身。那不再只是两块布和金属,而是一种身份的确认,一份责任的交付,一种荣誉的加冕。
他再次敬礼,转身,步回队列。阳光照在他肩上,那枚“列兵”衔章反射出耀眼的金光。他下意识地挺直了脊梁,感觉整个世界都不一样了。
宣誓环节。全连新兵高举右拳,面向军旗。指导员领誓,声音洪亮,穿透云霄:
“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我宣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