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荣光与沉淀(2/2)
他快步上台,敬礼,从指导员手中接过嘉奖证书和一个红色的奖励信封(里面是少量的奖金)。证书的纸张光滑,印章鲜红。台下掌声再次响起,他感到脸颊发烫,目光下意识地寻找台下的战友,看到大刘正咧着嘴对他用力鼓掌。
其他立功受奖的战友也依次上台。王石安注意到,那些在战斗中负伤的战友,得到的掌声尤为热烈和持久。这是一种无声的、属于军人之间的最高敬意。
周末,连里统一组织写家信。王石安再次拿出信纸。这一次,他犹豫的时间短了很多。他工工整整地写下:
“爸妈:我一切都好。前段时间参加了实战任务,我们班立了集体三等功,我也得了一个连嘉奖。没有受伤,很安全。勿念。儿:石安。”
他将嘉奖证书仔细地叠好,塞进信封里,仿佛将那份荣誉也一同寄了回去。他想象着父母收到信时,母亲摩挲着证书上字迹、父亲沉默抽烟却眼角带笑的样子。
他又给弟弟王望祖写了一封很短的信,只有寥寥数语:“望祖:桥,修得有点样子了吧?你的机器调试得怎么样?哥:石安。”
他没有等太久,就收到了回音。
父母的回信充满了担忧和后怕,反复叮嘱他“千万小心,平安第一”,但字里行间也透着一股难以掩饰的骄傲。
弟弟王望祖的回信则出乎意料地快,是一张明信片,背面是技校数控机床的照片,正面只有一句话:“还行。窄门别塌。弟:望祖。”
看着那熟悉的、略带潦草的字迹和那句别扭的关心,王石安拿着明信片,在宿舍角落笑了很久。这份来自家庭最质朴的反馈,比任何勋章都更让他感到踏实和温暖。
荣誉过后,连队的生活迅速回归了日常的节奏,甚至比以往更加紧张。连队党支部及时提出了“荣誉归零,练兵从头”的口号。
王石安和战友们再次投入到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中。嘉奖证书被他仔细收在了行李箱最底层,那枚军功章则用软布包好,和莲花玉坠放在了一起。他没有沉浸在荣誉中,反而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清醒。他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地知道,黑风谷的成功带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和班长、老兵们的沉稳把控,自己需要学习、弥补的地方还有很多。
他更加刻苦地钻研步战车的各项性能,拉着炮长老张学习火控原理,跟着驾驶员老李熟悉基础驾驶和故障排除,甚至开始自学一些基础的电台维修知识。那种对新知识的渴求和对自身短板的认知,驱动着他像一块海绵一样拼命吸收着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