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暗流与微光(1/2)
接下来的两天,王石安改变了策略。他不再试图接近“猫哥”的成员,也不再对废弃厂房进行直接监视。他化身成一个真正的“闲人”,活动范围更大,但目的性隐藏得更深。
他骑着租来的破旧自行车,以“找散工”的名义,穿梭在老旧工业区周边的各个小店、修车铺、快餐店。他买水、买烟、吃最便宜的盒饭,每一次交易都伴随着一两句看似无意的搭讪。
“老板,这附近厂子都搬空了,您这生意还行?”
“师傅,听说这边以前有个红光电子厂,效益挺好,怎么说倒就倒了?”
“大姐,送餐往那边废弃厂房送的多吗?我看那边好像还有点人进出。”
他的问题分散而自然,绝不集中在“猫哥”或可疑活动上。他从这些扎根于此的街坊口中,像沙里淘金般筛选着信息:
从杂货店老板那里得知,偶尔会有面生的年轻人来成条地买最便宜的烟和瓶装水,但似乎并不缺钱。
修车师傅抱怨过,有时深夜会有面包车开进那片废弃厂区,噪音吵人。
快餐店老板娘随口说,前阵子有个小年轻来买了好多份盒饭,看着挺急,付钱时掉了一小卷电线在地上,样子有点怪,不像普通电线。
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单独看并无意义,但王石安将它们与自己的观察在脑海中进行叠加、比对、分析:
团伙有稳定的消费能力,但成员并非本地熟面孔。
深夜有车辆活动,表明可能有运输行为。
“不像普通电线”的描述,与他发现的化学溶剂痕迹隐隐呼应,可能涉及某种简易生产或加工。
这些推断让王石安脊背发凉。弟弟望宝,会不会就在里面做着这种“不像普通电线”的活?
第三天下午,就在王石安准备将这些新的碎片信息汇总给刘队长时,一个意外的身影闯入了他的视野。
当时他正坐在工业区路口的一个小公园石凳上,假装休息,目光习惯性地扫视着周围。一辆略显陈旧的黑色桑塔纳轿车停在路边,车门打开,一位年轻女性走了下来。
她大约二十来岁,穿着简单合身的浅蓝色衬衫和卡其色长裤,头发利落地束在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和清秀的侧脸。她看起来不像附近的工人或居民,气质干净而独立,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正微微蹙眉看着手机,又抬头对比着路牌,似乎有些迷路。
她的出现,与周围灰扑扑的环境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王石安的侦察本能让他多看了一眼。他注意到她的目光几次投向红光电子厂的方向,神情里带着一种专注的探究。
就在这时,两个在附近晃荡、王石安依稀记得是跟“猫哥”有点关联的年轻人,吹着口哨,晃晃悠悠地朝那女子走去,眼神不善。
“靓女,找谁啊?这破地方可没什么好玩的。”其中一个嬉皮笑脸地搭讪,试图去瞥她手里的手机和文件夹。
女子迅速将手机收起,文件夹夹在腋下,后退半步,眼神瞬间变得冷冽而警惕:“不找谁,谢谢。”她的声音清脆,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疏离。
“别这么冷淡嘛,认识一下,这地方我们熟,可以带你……”另一个青年也凑上来,形成了轻微的包围态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