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秽土幻影(2/2)
女子疑惑地看了他们一眼,微微屈膝行了一礼,转身快步离开了。
看着那陌生的背影消失在廊道尽头,柳生和柴田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困惑和挥之不去的不安。
真的是认错了吗?
还是那个如幻影般的女人,已经用另一种方式,悄然潜入了这座城池的核心?
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不同于污秽恶臭的、极其淡雅的熏香气味。
放松下来的柴田看着蔫头耷脑的柳生,不知是还在纠结皮子的事,亦或是害了相思病——毕竟他柴田又哪里知道,柳生后来又遭遇了什么?又是怎么去了佐和山城而后变成武士了呢?
“呸!晦气!”柴田胜重率先打破了沉默,使劲晃了晃脑袋,仿佛想把那诡异的错觉和满鼻子的恶臭一起甩掉。他快步走到墙角堆积的皑皑白雪前,薅起一大把冰冷的雪,用力揉搓着双手,尤其是刚才被柳生的“毒手”捂过的口鼻部位,直到皮肤被搓得发红,那股附骨之疽般的恶臭才稍稍淡去。
“还愣着干什么?!”他扭头对还在发怔的柳生吼道,“去!弄个小手炉来!这鬼天气,又受了这番腌臜气,得弄点热乎东西垫垫肚子,去去晦气!”
柳生如梦初醒,讷讷地应了一声,小跑着去取来了一个小巧的炭火手炉。柴田接过手炉,又不知从哪个褡裢里摸出几块黑黢黢、硬邦邦的干肉条,看样子是珍贵的鲸肉干。他用小刀耐心地将肉干切成细条,然后又拿出两个冷饭团,熟练地将鲸肉条塞进饭团中心,用一根干净的竹筷将饭团串起来,架在手炉小小的炭火上慢慢烘烤。
不一会儿,饭团表面被烤得焦黄,结出一层硬壳,诱人的米香混合着鲸肉独特的咸香弥漫开来,暂时驱散了周遭那不祥的气味。柴田递了一个给柳生,自己大口咬下另一个,烫得直呵气,却一脸满足。
几口热食下肚,柴田的脸色好看了许多。他瞥了一眼依旧蔫头耷脑、食不知味的柳生,用拿着饭团的手指了指他,旧话重提,语气却比刚才平和了不少,更像是一种哥们儿间的推心置腹:
“柳生,不是俺说你。你小子啊,就是心思太重,净想些云里雾里摸不着边的事儿。”他用力咽下嘴里的食物,“俺看啊,你折腾这些皮子啊、药水啊,啥‘科学’不‘科学’的,怕是走岔了道。主公由着你胡闹,那是他仁厚,给你留着脸面呢!你真当靠这玩意儿能发财立业?”
他凑近了些,声音压低,带着点过来人的狡黠:“要俺说,你小子就是心里还惦着清洲町那个‘几条’的小娘们,才弄得自己神魂颠倒的!”
柳生浑身一僵,差点被饭团噎住。
柴田没理会他的反应,自顾自地分析道,语气带着几分武夫式的直白批判:“俺后来琢磨过味儿来了。那娘们,是!长得是水灵,跟画儿上的仙女儿似的,说话走路也跟别人不一样,乍一看是招人稀罕。可你细想!”他用力一拍大腿,“正经人家的姑娘,哪有上赶着说自己个儿是公家姬君的?那做派,那架势,分明是透着邪乎!俺看啊,那种女人,就不是咱这种扛枪打仗的粗人能惦记的!那是祸水!谁沾上谁倒霉!”
他语重心长地总结道:“听俺一句劝,柳生!赶紧把她忘了!等回了尾张,让俺家那口子给你说道个实实在在的姑娘,屁股大,能生养,性子泼辣点不怕,关键是要会持家、疼男人!那样的娘们才能把你这胡思乱想的毛病给扳过来,让你知道啥叫踏踏实实过日子!”
柳生听着柴田那番关于“祸水”与“实在婆娘”的粗鲁却真诚的劝诫,心中五味杂陈。他既无法向柴田解释九条绫背后错综复杂的政治暗流,也无法否认自己内心深处对那段过往的一丝眷恋与困惑。他只能含糊地“嗯啊”了几声,像是被说中了心事,又像是纯粹的心不在焉。最终,他捧着那个烤得温热、却食不知味的饭团,借口巡查,默默地走开了,将柴田和他那套“实在过日子”的理论留在了身后。
冬夜的寒风拂过他依旧有些发烫的脸颊,却吹不散心头的纷乱。他独自踱到一处僻静的女墙边,望着城外被月光染成一片银灰的旷野,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了那个决定他命运转折点的夜晚——他与九条绫的初遇。
那段回忆渐渐清晰起来:
那时的他,还是个被阿椿和新免武藏那对狗男女赶出来,蜷缩在清洲町酒肆屋檐下、抱着空酒坛醉生梦死的“无宿浪人”柳生新左卫门。柴田胜重当时还不是侍大将,只是个暴躁的足轻头,正厉声呵斥着要将他这个“形迹可疑者”捆去奉行所。他记得那份浸入骨髓的寒冷、绝望和屈辱,就在他以为自己又要陷入牢狱之灾时……
是那个声音,像薄刀划破寒夜,带着一种不合时宜的优雅与冷静,阻止了柴田。他抬起头,第一次看见了九条绫。她穿着墨染小纹,外披褪色的白绫羽织,领口那枚小小的“九条”家纹,在昏暗的灯笼光下若隐若现。她的出现,本身就是一个谜。
她并没有显露出过多的同情或怜悯,更像是在处理一件与她有微弱关联、不得不解决的麻烦。她用一种近乎淡漠的语气,以“欠他一日工钱”为由,冷静地应对着柴田的刁难,甚至提出愿意去奉行所交纳保金。那份超乎寻常的镇定与从容,在当时落魄潦倒的柳生眼中,无异于黑暗中唯一的光。
随后,她解下自己的羽织,披在他冻得僵硬的身上,那羽织上带着极淡的、若有若无的檀香气味,与他周遭的酒臭和污秽形成了天壤之别。就是那一丝温暖和香气,以及那句平静的“跟我走”,在那一刻,对于濒临绝境的柳生而言,不是诱惑,而是救赎。她给了他一个容身之所,一碗热粥,一份暂时的安宁。
回忆至此,柳生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柴田骂她是“祸水”,或许从柴田那务实的世界观看,是对的。她确实神秘,来历不明,甚至可能包藏祸心。但无论如何,柳生无法彻底否定那个夜晚——是九条绫,在他最卑微、最不堪的时候,没有像其他人一样驱赶他、嘲笑他,而是伸出了手。这份最初的“善意”(无论其动机如何),是他内心深处无法磨灭的印记。
他叹了口气,将最后一口冰冷的饭团咽下。世事如棋,他这颗棋子,早已身不由己。
与此同时,远在摄津国,大阪城下町的一间隐秘茶室内。
九条绫正跪坐在石田三成面前,姿态恭谨地汇报着最后的线报。突然,她毫无征兆地轻轻打了个喷嚏,声音虽轻,但在寂静的茶室中显得格外清晰。
她下意识地用袖口掩住口鼻,微微蹙眉。这个小小的失仪,让她平素清冷的面容上难得地出现了一丝凡人的波动。
石田三成(治部少辅)抬起眼,目光如鹰隼般锐利,扫过她:“怎么?染了风寒?大阪的冬日的确湿冷,不比京都。”
九条绫迅速恢复了镇定,垂下眼帘,声音一如既往的平静无波:“劳大人挂心,只是些许鼻痒,并无大碍。”但她心中却掠过一丝难以言喻的异样感,仿佛有什么东西,在遥远的彼方,牵动了她一下。
她将此归咎于天气,继续以清晰冷静的语调陈述完毕。随后,她双手伏地,行了一个标准而郑重的礼。
“治部少辅大人,”她的声音带着一种决绝的意味,“京都本家已有严令传来,命绫即刻返弹正台,另有要务。多年来承蒙大人信重,绫感激不尽。然身不由己,今日特来向大人辞行。”
石田三成凝视着她,深邃的目光仿佛要穿透她的表象,看清其下隐藏的真实意图。他深知“九条家”这个名号背后牵扯的朝廷势力,也明白在眼下波谲云诡的局势中,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意味着更深层的博弈。他沉默了片刻,指尖在膝上无意识地敲击了两下。
“……是吗。”他终于开口,声音低沉,听不出喜怒,“京都的召唤,确实不可怠慢。这些年来,辛苦你了。”
他没有挽留,也没有深究。到了他们这个层级,许多话无需点破。
“去吧。”石田三成挥了挥手,目光已重新落回案头的舆图上,仿佛刚才的告别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回到京都,代我向……弹正尹殿下和诸位公卿大人问安。”
“是。绫,谨遵大人之命。”九条绫再次深深一礼,然后起身,悄无声息地退出了茶室。
拉上门扉的刹那,她脸上的恭谨瞬间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捉摸的凝重与决绝。她抬头望向东方——那是吉田城,是关东的方向。她知道,下一次任务的目标,将不再是石田三成,而是那位迅速崛起的、更加难以揣测的羽柴赖陆。
寒风穿过町道,卷起几片枯叶。九条绫紧了紧衣襟,将那个突如其来的喷嚏所带来的微妙心悸,连同对过往的一丝模糊牵挂,彻底压在了心底。她迈开步子,身影很快融入了大阪城熙攘的人流之中,如同水滴汇入大海,去向成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