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九宫合中(2/2)
午时?日悬中宫,九宫归中
日头正中时,九宫石的阴影在中宫交叠成方。离宫的影与坎宫的影相互抵消,震宫的光与兑宫的光彼此中和,最终都融入中宫的阴影,石缝里的草木也朝着中宫倾斜,叶片交织成网——这是《玄志》记载的“九宫归中”,每日此时,八方的气都会向中宫汇聚,显“中为太极”之象。
玄宫道长将各宫石上的水同时倒入中宫的凹处,九色水在凹里旋转,很快交融成清澈的透明,“这便是‘中能合九’,”他指着旋转的水,“九宫非孤立,乃中宫所化,归中方显方位本源。”宫婶端来九碗菜,中宫放豆腐,坎宫放鱼汤,离宫放烤肉,众人夹菜时,自然地按九宫相生的顺序取食,没人刻意安排,却吃得五味调和。
林羽夹起一块豆腐,清淡的滋味带着中宫的和;再夹一块烤肉,浓郁的滋味含着离宫的燥,突然懂了“九宫相生”的真意——不是消灭方位差异,而是在差异中找到平衡的中枢,就像饮食的五味、劳作的分工、方位的特质,都是在中央的调和中维持着整体的和谐,就像这中宫交融的水,失去了原有的颜色,却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未时?云过日移,九宫消长
乌云漫过日头时,坛上的光影开始变化。离宫的光渐渐减弱,坎宫的影慢慢变淡,石缝里的草木也随之调整,震宫的杜仲微微收敛,兑宫的秋菊则更加劲挺——“这是‘九宫消长’,”玄宫道长指着石上的光,“离不可久盛,坎不可久沉,中宫恒常,方能定其变。”
工匠们在坛边制作器物,坎宫的陶匠做着水缸,离宫的铁匠打着火钳,震宫的木匠做着斧头,巽宫的篾匠编着风车,中宫的石匠打磨着石盘,“这手艺跟九宫一样,”老工匠笑着说,“坎要圆,离要锐,中要方,各有各的方位特质。”林羽望着那些半成品,水缸圆润如满月,火钳尖锐如火焰,石盘方正如大地,突然觉得所谓“天道”,不过是让万物各随方位——水缸借坎宫的气增加容量,火钳借离宫的气增强硬度,石盘借中宫的气保持稳定,差异的特质在各自的方位里得到彰显,却又在整个坛的气场里相互配合,共同维持着平衡。
申时?气随影动,九宫轮回
日头西斜时,坛上的光影开始反向移动。兑宫的影渐渐拉长,震宫的光慢慢扩展,石缝里的草木也开始转向,坤宫的白术朝艮宫倾斜,乾宫的柏木向巽宫伸展——“这是‘九宫流转’,”玄宫道长的身影在光影里移动,“一方衰则对宫盛,中宫定而流转不息。”
清宫拿着粉笔在坛上画轨迹,震宫的光影移动路线与兑宫的恰好构成两个相对的圆,而中宫始终是圆心,“这轨迹千年不变,”他指着圆圈,“就像老祖宗画的九宫图,转了万年还是一个样。”林羽望着那两个圆,突然明白“周行不殆”的深意——天地的平衡从不是静止的,而是在永恒的方位流转中维持着动态的和谐,就像光影的移动、草木的转向、日月的交替,看似在变化,实则从未偏离中宫的核心。
酉时?霞染坛壁,九宫共色
夕阳西下时,霞光将九宫坛染成一片金红。九宫石的界限在霞光中变得模糊,离宫的红与坎宫的蓝交融在一起,乾宫的白、坤宫的黄也都染上金辉,只有中宫的玉色依旧温润,再分不清哪片属离,哪片属坎——“这是‘九宫同辉’,”玄宫道长指着坛壁,“差异到极处,便会显出中宫的共通底色,就像方位的流转,终会归于中央。”
村民们扛着工具回家,身影被夕阳拉得很长,离宫边的影子与坎宫边的影子在中宫交握,“白天各忙各的,晚上聚在中宫吃饭,”宫婶笑着说,“就像这九宫,分了八方,总得向中宫合聚。”林羽望着那些交握的影子,突然觉得所谓“宿命”,不过是九宫流转中的必然向中——就像方位的往来,就像四季的循环,就像每个人的聚散,都是在差异与交融中演绎着九宫的法则,最终归于中心的和谐。
戌时?星斗初显,九宫映天
夜幕降临,星辰渐现时,林羽发现九宫坛的轮廓与头顶的星图隐隐相合。中宫石对应着紫微垣,坎宫石对应着北方玄武,离宫石对应着南方朱雀,其余各宫也与相应的星区一一对应,石缝里的草木则对应着连接各星区的银河支流,将全天星象连在一起——“这是‘地法天’,”玄宫道长指着星空,“地上的九宫,原是照着天上的星宫造的。”
清宫将白天收集的各宫石上的露水倒入中宫泉,水面立刻映出完整的星图,与头顶的星空相互呼应,“这水见过地上的九宫,也能映出天上的,”他惊叹道,“就像罗盘,定过方位,也能定天的方位。”林羽望着水中的星图,突然懂了“天人合一”的真意——天地本是一体,地上的九宫与天上的星宫、草木的脉络与银河的支流、人的呼吸与天地的脉动,都是同一九宫法则的显形,就像这露水,在地上分属九宫,在中宫泉中却能映出完整的星空。
亥时?坛归寂静,九宫相守
万籁俱寂时,林羽躺在中宫石上,四周是九宫石的气,坎宫的润、离宫的燥、震宫的动、兑宫的静在周身交替,石缝里的草木在夜风中轻轻摇曳,叶片的脉络与他的呼吸渐渐同步。玄宫道长的鼾声在中宫边缘响起,与草叶的“沙沙”声形成和谐的节奏。他想起白日种种:面食的九味、影子的分合、器物的九形……原来天地从不需要刻意的“守护”,只需要人守住中宫的本心,像九宫石般保持各自的方位特质,又像草木般懂得向中心汇聚,在差异中寻得共存。
风过坛畔,带起一片灵芝叶落在他的胸口,叶尖的露水顺着衣襟滑落,分别落在九宫石上,像在完成最后的平衡仪式。林羽突然懂了,所谓“九宫”,不过是天地万物在方位差异中寻求中心平衡的智慧——就像他此刻躺在中宫,不是要消弭九宫的差异,而是在差异中感受中心的妙处,就像这九宫坛的存在,不是要证明方位的差异,而是要彰显差异中那永恒的中央平衡。
坛外传来宫婶的纺车声,混着远处的虫鸣,与草叶的摇曳声融成一片。林羽闭上眼,感觉自己正变成九宫坛的一部分,变成中央流转的气,在夜色里轻轻起伏,与星、与云、与面食的香、与器物的味,共成这天地间,最寻常也最神圣的平衡。而那藏在石缝、草间、露里的九宫,正借着万物的形,悄然流转,无始无终,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