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各司其职(2/2)
午时?北方坎司当顶,水气肃杀
日头正中时,北方坎司石的“北方坎”神像被阳光镀成银白。石缝间的坎草挺着青茎,叶片在强光下微微卷曲,与坛心司命枢纽石上的指针形成直线——这是《玄志》记载的“坎时正阳”,每日此时,北方坎司恰在天顶,北方司位的影子在坛心交叠成完整的玄武形,显“司气贯地”之象。
玄司道长将北方坎司石上的水同时倒入枢纽石的凹处,四色水在凹里旋转,很快交融成清澈的透明,“这便是‘坎能合北’,”他指着旋转的水,“司位非孤立,乃方位相属,坎中则显北方整体。”坎婶端来四碗菜,北方坎司放凉拌藕,西北乾司放炒花生,众人夹菜时,自然地按北方司位的顺序取食,没人刻意安排,却吃得五味调和。
林羽夹起一块炒花生,香脆的滋味带着乾司的刚;再夹一筷凉拌藕,清爽的滋味含着坎司的柔,突然懂了“司气相济”的真意——不是消灭司位差异,而是在差异中找到平衡的方位,就像饮食的脆软、草木的刚柔、司气的缓急,都是在北方坎司的调和中维持着整体的和谐,就像这坛心交融的水,失去了原有的颜色,却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未时?东北艮司初现,土气外扬
日头偏向西南时,东北艮司石的“东北艮”神像在树荫里显得厚重。石上的神像嵌着黄水晶,在微光中泛着黄光,石缝间的艮草结着黄果,与周边的葛藤连成一片,蚂蚁在草丛中穿梭,爬行的路径与东北艮位的星连线相合——“这是‘艮土散气’,”玄司道长指着飘散的草籽,“此刻东北艮司的司气最扬,植物的繁殖力是巳时的两倍。”清司拿着计数器测量,艮草的草籽数量比清晨多了一倍,“《玄志》里说‘艮时气扬,万物扎根’,”他笑着说,“就像夯土筑基,艮司气也在稳固万物。”
村民们在坛边夯土,东北艮司的艮草旁的地基很快被夯实,与东方朔司的东朔草形成鲜明对比。“艮时夯土,得土气足,”夯土的农夫说,“朔时播种,得木气盛,司位错了,地基就易松。”林羽望着那些夯实的地基,突然觉得所谓“司位”,不过是天地给稳固定的时刻表,顺应则牢,违逆则松。远处传来工匠的号子声,与坛边的蝉鸣形成和谐的午后曲,让人想起“东北艮司土气厚,适时夯土根基牢”的诗句。
申时?十二地支司西斜,气各有属
日头西斜时,十二地支司的子司石在霞光里显得神秘。石缝间的子草结着紫果,与周边的丑草、寅草连成一片,每种草木的生长态势都与对应的地支属性相合——“这是‘地支司气各显’,”玄司道长指着各草的形态,“子属水而润,丑属土而厚,寅属木而直,各随其性。”清司拿着属性检测仪测量,子草的含水量比寅草高了三十个百分点,“《玄志》里说‘地支司气,各有其属’,”他指着仪器,“就像官吏各司其职,地支司气也各尽其能。”
村民们在坛边进行十二时辰的农事,子司边的人汲水,丑司边的人翻土,寅司边的人种树,动作与对应的地支司气完全合拍。“子时汲水,得水气足,”子司边的农夫说,“丑时翻土,得土气厚,司位错了,农活就不顺。”林羽望着那些忙碌的身影,突然觉得所谓“天道”,不过是让万物各随其司——汲水借子司的水气保持充盈,翻土借丑司的土气增加肥力,差异的特质在各自的地支司里得到彰显,却又在整个司坛的气场里相互配合,共同构成收获的图景。
酉时?八方四维司东升,气合周天
夕阳西下时,八方四维司的石群被霞光染成金红。各石上的神像与草木在霞光中连成一体,东方的木气、南方的火气、西方的金气、北方的水气、中央的土气在坛心交汇成圆——“这是‘八方司气归中’,”玄司道长指着渐浓的暮色,“此刻八方四维司的气性完全调和,万物的共生度是巳时的两倍。”清司拿着共生度检测仪测量,坛心的草木共生率比巳时高了二十个百分点,“《玄志》里说‘酉时气合,万物同生’,”他指着仪器,“就像诸侯朝王,八方司气也归向中央。”
村民们在坛边举行祭祀,八方四维司的供品摆放与司位属性完全对应,东方放谷物,南方放水果,西方放金属器,北方放水酒,中央放土产,“酉时祭祀,得和气足,”主祭的老者说,“各司供品合其性,方能感天动地。”林羽望着那些整齐的供品,突然觉得所谓“司位”,不过是天地给共生定的和谐符,顺应则和,违逆则乱。远处传来钟鼓声,与坛边的犬吠形成和谐的黄昏曲,让人想起“八方司气酉时合,万物同生共此时”的诗句。
戌时?中央司命当空,统摄诸司
夜幕初垂时,中央司命石的“司命”神像在暮色里显得庄严。石缝间的命草结着五彩果实,与周边的二十四方位司草木连成一片,守夜的萤火虫在坛边飞舞,闪光的频率与中央司命星的赤经变化相合——“这是‘司命统摄’,”玄司道长指着渐暗的天空,“此刻中央司命的气性统领诸司,万物的秩序度达到顶峰。”清司拿着秩序度计数器测量,坛内的草木排列秩序度比酉时高了五个百分点,“《玄志》里说‘戌时命统,万物有序’,”他指着仪器,“就像帝王统辖天下,司命气也在统领诸司。”
村民们在坛边总结一日的农事,中央司命石旁的账簿记录着各司位的收成,东方的谷物、南方的水果、西方的干果、北方的水产数量与司位气性完全匹配,“戌时总结,得统帅气,”记账的账房说,“各司收成合其性,方能知天道盈亏。”林羽望着那些整齐的账簿,突然觉得所谓“天道”,不过是让万物各随其司——收成借各方位司的气性保持特色,记录借中央司命的气性保持秩序,差异的特质在各自的司位里得到彰显,却又在整个司坛的气场里相互配合,共同构成夜的安宁。
亥时?诸司归位,气归元初
万籁俱寂时,林羽坐在中央的司命枢纽石上,二十四方位司石的轮廓在月光里清晰可辨。各石上的草木在夜风中轻轻摇曳,叶片的摆动频率与对应的司位星象变化相合——东方朔司的东朔草向东倾斜,南方离司的离草向南舒展,西方兑司的兑草向西微弯,北方坎司的坎草向北低垂,中央司命的命草则向四周舒展,形成完整的方位气场。
玄司道长走来,将二十四方位司的露水混合在一起,倒入坛心的方位泉中,“这叫‘司气归元’,”他指着泛起涟漪的泉水,“就像官吏述职,诸司气也在流转后回归本源。”林羽望着那潭泉水,水面倒映着满天星斗,与二十四方位司石的排列完全对应,突然懂了“二十四方位司掌,各司其职”的真意——不是要消除各司的差异,而是在差异中感受天地分工的妙处,就像这司坛的存在,不是要证明方位的不同,而是要彰显不同中那永恒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