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佛本是道(2/2)
午时?华严净土当顶,法界圆融
日轮正中时,华严净土石的“毗卢遮那佛”坐像被阳光镀成七彩。石缝间的华严草分着十色,每片叶片都呈现不同的法界图景,与坛心莲台枢纽石上的指针形成直线——这是《契经》记载的“法界圆明”,每日此时,华严净土恰在天顶,诸佛刹的影子在坛心交叠成完整的法界曼陀罗,显“刹气贯地”之象。
慧业法师将诸佛刹石上的水同时倒入枢纽石的凹处,百种水在凹里旋转,很快交融成透明的琉璃色,“这便是‘法界圆融’,”他指着旋转的水,“佛刹非孤立,乃法界相属,华严中则显全体。”严婶端来百种斋食,观音净土放素羹,文殊净土放斋面,普贤净土放果盘,众人取食时,自然地按愿力深浅选择,没人刻意安排,却吃得各安其分。
林羽舀起一勺素羹,清甜的滋味带着观音的悲;再夹一筷斋面,清爽的滋味含着文殊的智,突然懂了“悲智相济”的真意——不是消灭刹土差异,而是在差异中找到圆融的法界,就像饮食的甘淡、草木的柔锐、刹气的悲智,都是在华严净土的调和中维持着整体的圆融,就像这坛心交融的水,失去了原有的颜色,却彰显着法界的圆明。
未时?地藏净土初现,愿力深重
日轮西斜时,地藏净土石的“地藏王菩萨”坐像在树荫里显得厚重。石上的神像嵌着黑曜石,在微光中泛着暗光,石缝间的地藏草结着黑果,与周边的藤蔓连成一片,蚂蚁在草丛中穿梭,爬行的路径与地狱道的方位相合——“这是‘愿力深重’,”慧业法师指着飘散的草籽,“此刻地藏净土的刹气最沉,植物的扎根深度是巳时的两倍。”净业用标尺测量,地藏草的根系深度比清晨深了十个单位,“《契经》里说‘愿时气深,度脱众生’,”他指着仪器,“就像大地承载,地刹气也在荷担业力。”
居士们在坛边超度亡灵,地藏净土的地藏草旁的往生牌位很快排满,与药师净土的药师草形成鲜明对比。“愿时超度,得悲心足,”超度的居士说,“药时疗病,得慈力盛,刹位错了,法事就易违。”林羽望着那些庄严的牌位,突然觉得所谓“佛刹”,不过是佛陀给愿力定的时刻表,顺应则成就,违逆则退转。远处传来法器声,与坛边的蝉鸣形成和谐的午后曲,让人想起“地藏愿力深似海,适时超度离尘埃”的偈语。
申时?罗汉净土西斜,定力各显
日轮偏西时,十八罗汉净土的“迦叶尊者”石在霞光里显得肃穆。石缝间的迦叶草结着褐果,与周边的阿难草、宾头卢草连成一片,每种草木的生长态势都与对应的尊者定力相合——“这是‘定力各显’,”慧业法师指着各草的形态,“迦叶草如托钵,阿难草似持经,宾头卢草若降龙,各随其力。”净业用定力检测仪测量,迦叶草的抗风强度比阿难草高了十五个百分点,“《契经》里说‘定力不同,证果有别’,”他指着仪器,“就像罗汉各证其位,刹气也各展其能。”
居士们在坛边禅坐,迦叶刹边的人结定印,阿难刹边的人持经卷,动作与对应的罗汉定力完全合拍。“迦叶定在申时修,”迦叶刹边的禅者说,“阿难智在酉时习,刹位错了,修行就易偏。”林羽望着那些专注的身影,突然觉得所谓“佛法”,不过是让众生各随其根器——禅定借迦叶的定力得以稳固,闻法借阿难的智慧得以增长,差异的特质在各自的罗汉刹里得到彰显,却又在整个佛刹坛的气场里相互助益,共同构成修行的图景。
酉时?菩萨净土东升,愿力合和
夕阳西下时,诸菩萨净土的石群被霞光染成金红。各石上的神像与草木在霞光中连成一体,观音的悲气、文殊的智气、普贤的行气、地藏的愿气在坛心交汇成圆——“这是‘菩萨愿力归中’,”慧业法师指着渐浓的暮色,“此刻诸菩萨净土的气性完全调和,众生的善根萌发度是巳时的两倍。”净业用善根检测仪测量,坛内的草木慈悲度比巳时高了二十个百分点,“《契经》里说‘酉时愿合,菩提资长’,”他指着仪器,“就像众流入海,菩萨气也归向法界。”
居士们在坛边举行法会,诸菩萨净土的供品摆放与刹位愿力完全对应,观音刹放净水,文殊刹放宝伞,普贤刹放白象,地藏刹放锡杖,“酉时法会,得愿力足,”主法的法师说,“各刹供品合其愿,方能感通诸佛。”林羽望着那些庄严的供品,突然觉得所谓“佛刹”,不过是佛陀给愿力定的指南针,顺应则菩提长,违逆则烦恼增。远处传来钟鼓声,与坛边的晚课声形成和谐的黄昏曲,让人想起“诸菩萨刹酉时合,愿力圆融共成佛”的偈语。
戌时?明王净土当空,威德镇煞
夜幕初垂时,诸明王净土的“不动明王”石在暮色里显得威严。石缝间的不动草结着紫果,与周边的三千佛刹草木连成一片,守夜的萤火虫在坛边飞舞,闪光的频率与明王的威德力相合——“这是‘威德镇煞’,”慧业法师指着渐暗的天空,“此刻明王净土的气性统领诸刹,众生的降服烦恼度达到顶峰。”净业用烦恼检测仪测量,坛内的戾气消散度比酉时高了五个百分点,“《契经》里说‘戌时威显,降伏诸魔’,”他指着仪器,“就像金刚破障,明刹气也在镇伏无明。”
居士们在坛边持咒,不动明王刹边的人念诵不动咒,降三世明王刹边的人念诵降三世咒,所言咒语与各明王刹的威德完全吻合,“戌时持咒,得威力足,”持咒的居士说,“咒音合其威,方能降伏心魔。”林羽望着那些精进的身影,突然觉得所谓“佛法”,不过是让众生各随其根器——持咒借明王的威德得以相应,降魔借各佛刹的愿力得以成就,差异的特质在各自的明王刹里得到彰显,却又在整个佛刹坛的气场里相互加持,共同构成夜的安宁。
亥时?诸刹归位,法界归元
万籁俱寂时,林羽坐在中央的莲台枢纽石上,三千佛刹石的轮廓在月光里清晰可辨。各石上的草木在夜风中轻轻摇曳,叶片的摆动频率与对应的佛刹愿力变化相合——娑婆净土的娑婆草五色分明,观音净土的观音草向中央倾斜,文殊净土的文殊草则向外舒展,明王净土的明王草环绕四周,形成完整的法界气场。
慧业法师走来,将三千佛刹的露水混合在一起,倒入坛心的八功德池,“这叫‘法界归元’,”他指着泛起涟漪的池水,“就像因果循环,刹气也在流转后回归本源。”林羽望着那池净水,水面倒映着满天星斗,与三千佛刹石的排列完全对应,突然懂了“三千佛刹证因果,慈悲圆融”的真意——不是要消除刹土的差异,而是在差异中感受法界圆融的妙处,就像这佛刹坛的存在,不是要证明净秽的对立,而是要彰显对立中那永恒的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