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挖地窖攻坚战(1)(2/2)
秋收接近尾声,初冬的气息悄然逼近。
冻土层尚未形成,但再过半个月,到了十月中下旬,土地就会彻底封冻。
连队必须在寒潮来临前完成两件事——挖好新地窖,储足冬菜。
否则,一旦冻土形成,挖掘难度倍增,而储存不当的蔬菜也会在寒冬中腐烂。
北疆的农事节奏向来严苛:
秋分收菜,寒露晒菜,霜降腌菜,立冬入窖。
时间不等人。
早会后,一部分人扛着工具去后山伐木了,几个老职工去选新窖的地址。
连队的老职工王叔早就在背风坡等着了。
他脚边放着一把磨得锃亮的铁锹。
见李峰带人过来,他指着不远处:
就这儿,背风,入口朝南,冬暖夏凉。
他用铁锹在地上画了个圈,又沿着边缘划出窖口的位置。
一共三个地窖,距离二\\三十米一个。
李峰蹲下来,手指戳进土里试了试湿度,又捏起一撮土搓了搓——干湿度正好,黏性也够。
行,就这儿。李峰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
开挖!
李峰抡起铁镐,镐尖楔进干硬的土层,发出沉闷的声。
他手臂肌肉绷紧,青筋暴起,猛地一撬——
土块崩裂,碎渣飞溅,扑簌簌滚进刚挖出的浅坑里。
赶在霜降前,必须挖够三座新窖!
身后几个男知青喘着粗气跟上,铁锹铲进土里,发出嚓——的摩擦声。
太阳升起后,气温逐渐升高。
北疆九月的太阳依然毒辣,明明已近深秋,却仍晒得人后颈发烫。
汗水顺着眉骨往下淌,蛰得眼睛生疼,随手一抹,手背上全是黑黄的泥痕。
这土……比铁还硬!
张建年啐了口唾沫,掌心磨出的水泡早已破裂,血丝混着泥土,黏在锹柄上。
李峰没接话,弯腰抓起一把土,指腹搓了搓——还好,还没冻上。
要是等到十月下旬,冻土像铁板一样,一镐下去只能砸出个白印子,那时候再挖,就不是流汗,而是流血了。
加把劲!他吼了一嗓子,声音在空旷的荒原上荡出去老远,
男人们闷头应了一声,铁器凿土的声音更密了。
土块四溅,新窖的轮廓,又深了一寸。
不远处,姑娘队单独分到一个地窖选址,八、九个姑娘的身影正在烈日下挥汗如雨,在奋力挖窖。
她们力气不如男知青,但没人喊苦。
铁锹一次次铲进坚硬的土层,姑娘们的手掌早已磨出血泡。
汗水顺着通红的脸颊滚落,浸透了单薄的衣衫。
顾清如在手上缠了几圈粗布,带头用力铲土,布条很快就被磨出了毛边,隐约透出里面的血渍。
铁锹一次次铲下去,虎口震得发麻,掌心磨出血泡,却仍咬牙坚持。
汗水浸透了她们的衣衫,脸颊被晒得通红,可手上的动作一刻不停。
清如姐,你的手...你的手还得治病呢。
王爱玲她自己的掌心已经磨出了三个血泡,其中一个已经破了,混着泥土黏在锹把上。
顾清如头也不抬,继续用力铲土:
没事,接着干。
她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异常坚定。
汗水顺着她的下巴滴落,在干燥的土块上砸出一个个深色的小坑。
另一边此时连队后山。
刘建军踩着枯枝,每一步都刻意放轻。
远处,一个烟头的红光在风里晃了晃。
“货呢?”阴影里传来沙哑的嗓音。
刘建军从衣服内袋里掏出一个小包,
“盘尼西林,十支。”他顿了顿,压低声音,
“还有两瓶麻醉剂,团部卫生所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