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稚子染恙 慈心渡厄(1/2)
药园初垦,医馆渐稳,日子仿佛上了发条,在忙碌与希望中有序前行。然而,孩童的成长总伴随着意想不到的风波。
这日清晨,安生不像往常那般咿咿呀呀地醒来,反而显得蔫蔫的,小脑袋歪在枕头上,脸颊透着不正常的红晕。林小荷一摸额头,心里顿时咯噔一下——滚烫!
“远山!快来看看安生!”她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
沈远山立刻放下手中的医书,快步过来。指尖搭上儿子纤细的手腕,又仔细查看了他的喉咙和舌苔,眉头渐渐锁紧。
“是小儿风热,兼有些食积。”沈远山诊断道,“怕是昨日李婶喂多了半碗蛋羹,又吹了点夜风。”
虽是常见小病,但发生在自己孩儿身上,看着那烧得迷迷糊糊、因不适而小声哼唧的小人儿,为人父母的心都揪紧了。沈远山当即开了疏散风热、消食导滞的温和方子。
林小荷亲自抓药、煎药,每一步都格外小心翼翼。可药煎好了,难题却来了。安生平日乖巧,此刻却因生病闹起了脾气,紧闭着小嘴,任凭怎么哄劝,喂进去的药汁多半都顺着嘴角流了出来,还委屈地大哭不止。
“乖安生,吃了药病就好了…”林小荷抱着儿子,心急如焚,汗都急出来了。
沈远山试着强喂,结果安生哭得更凶,小身子扭动着抗拒,差点呛到。
听着孩子嘶哑的哭声,看着妻子泛红的眼圈,沈远山深吸一口气,放下了药碗。他行医多年,能冷静应对各种危重病症,此刻却因喂不进儿子一口药而感到一阵无力。
“这样不行,”他沉声道,“强喂易呛咳,反而危险。”
林小荷抱着哭得抽噎的儿子,轻轻拍着他的背,脑中飞快地思索。忽然,她想起在京城时,曾见慕夫人府上的嬷嬷用过一个巧法子。
“等等!”她眼睛一亮,“我有办法了!”
她将安生暂时交给沈远山,快步走进厨房。不多时,她端来一个小碗,里面是用少许药汁混合了细腻的藕粉和一点点蜂蜜熬制成的半透明糊糊,还带着一丝淡淡的、被蜂蜜调和过的药香。
“这是…”沈远山有些疑惑。
“用个小勺,一点点抹到他嘴里。”林小荷解释道,“糊糊不易洒,带点甜味,孩子或许能接受。”
她小心翼翼地舀起一点点,递到安生唇边。安生抽泣着,下意识地舔了舔,尝到一丝甜味,抗拒果然小了些。林小荷耐心地、一点点地将药糊喂进去,虽然慢,但大部分总算被吃了下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