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秋雨访客 京城鸿雁至(1/2)
一场秋雨一场寒。淅淅沥沥的冷雨下了两日,将山村洗得清透,也带来了几分萧瑟。医馆里来看风寒咳嗽的病人多了起来,林小荷熬的姜枣茶和秋梨膏几乎没断过火。
这日下午,雨势稍歇,天色依旧阴沉。一辆略显陈旧的马车碾过泥泞的村路,停在了医馆门口。车夫下来,从车里扶下一位裹着厚斗篷、身形瘦弱的老者。
老者须发皆白,面容清癯,眼神却透着一种久居人上的威仪,尽管此刻被病气缠绕。他咳嗽了几声,在车夫的搀扶下慢慢走进医馆。
陈榆正在堂前擦拭药柜,见状忙迎上去:“老先生,您瞧病?”
老者微微颔首,声音有些沙哑:“听闻此地沈大夫医术高明,特来求诊。”
“您稍坐,我这就请师傅出来。”陈榆引老者坐下,又奉上一杯热茶,这才快步进去通报。
沈远山正在后院查看几个浸泡着的药材,闻言净了手出来。见到老者,他目光微凝,觉得此人气度不凡,不似寻常乡绅。
“老先生请坐。”沈远山在诊桌后坐下,“何处不适?”
老者又咳嗽了一阵,才缓缓道:“老毛病了。咳嗽、气促,尤其入秋及夜间更甚,痰多而稀白,周身畏寒,倦怠无力。”
沈远山仔细为他诊脉,望舌苔,又询问了饮食二便等情况。脉象沉细无力,舌淡苔白滑。
“老先生此乃肺脾肾阳气皆虚,寒饮内停之证。年高体弱,阳气渐衰,难以温化水液,故而生痰饮,阻塞气机。”沈远山沉吟道,“往日可曾服用过什么药?”
老者叹口气:“京中大夫多是投以清热化痰之剂,初时似有效,久之却越发畏寒乏力。”
“此乃治标未治本,乃至戕伐阳气。”沈远山摇摇头,“您这证候,需以温药和之,温阳化饮,健脾益肺。忌用寒凉。”
他提笔写下方子: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干姜、细辛、五味子等。
“此方乃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专为温化寒饮而设。”沈远山将方子递给老者,“先服五剂,观其后效。服药期间,务必避风寒,饮食宜温热,忌生冷瓜果及油腻之物。”
老者接过方子细细看去,眼中渐渐露出讶异和赞赏之色:“沈大夫辨证精准,用药老道。不瞒你说,老夫…姓周,曾任太医院院判,致仕后归乡静养。今日得见沈大夫,方知山野藏麒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