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烛光(1/2)
“好了孩子们,记得老师带你们来之前领读的内容吗?”女老师温和的笑笑,也没太在意孩子们的吵闹:
“让我们大家一起朗读一遍《出师表》,好不好?”
伴随着女教师的话音落下,碑刻前响起了师生的朗朗诵读声。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与此同时各朝各代的先辈们,跟着女教师温和的领读声,不由得也开口诵读。
东汉末年
南郡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简雍仰着头怔怔的凝望着天幕上的文字。
堂中的其他人,像是刘备、张飞、马良等也加入了这场吟读中。
天幕里孩子们的诵读声带着童真的美好,明明是人类最幸福的年纪,可孩童们的声音却将观众们的情绪再次带到了那个战火纷纷的年代。
眼前迷雾叠障,遮蔽了人们的双眼,堵塞了脑海的思绪。
直至一道昏暗的烛光,挤开了黑夜的迷雾,挥散了人们眼前的迷茫,一个不约而同的景象浮现了。
深夜的书房里,面带和蔼的丞相一字一句认真的下笔: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天幕里的烛光昏暗,却掩盖不住老者炽热的舐犊之心。
伴随着镜头的拉近,烛火跳跃,又一场回忆的大梦将观众拉到了另一场大戏里。
黑夜的迷雾仍然笼罩在四方,唯有那一盏烛火仍在闪烁着,可是这一次它的距离变得好远。
人们忽然发现,画面中的视角变成了第一人称,主角看到的人物都显得身材十分高大。
“料是一小儿视角。”
孩子被人领着往烛光的方向走去,沿途的人们见到他微微侧身,面带和蔼的笑容。
刚刚女老师带着学生吟诵的声音如旁白一样再度传来: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人们的视角只能跟随孩子的行为。
孩童默默停脚,向着身前这些对他充满了善意的人们拱手作揖,人群不敢托大,还礼让行,作势请之。
他的脚步在向前移动,身后的迷雾紧紧跟随,那些和善的人们也渐渐消失在了迷雾里,被黑暗吞噬。
黑暗步步紧逼,几欲想将幼童吞噬,就像吞掉那些人群一样。
“来了。”
一道温和的声音传来,伴随着刚刚就一直出现在前方明暗闪烁的烛火一起出现在视线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