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时间是个问题(2/2)
“这也不是没有可能的,是吧?”
曹操挤着和善的微笑,上前亲密的揽着司马懿的肩膀。
堂中众人纷纷侧目注视着上首的二人,宗室大将们目无好意,离曹操最近刀不离身的许褚更是悄咪咪的将手放在了背后。
天幕之前就说司马懿怀有贼心,司马昭能够行使天子权力为刘禅封爵也更加印证了一件事。
不过,事到如今,曹操揽着抖个不停的司马懿的同时,脑海里依旧在头脑风暴着:
司马懿怎么做到的?
他当初将国都从许昌搬到了邺城,就是每天一睁眼看到密密麻麻的世家庄园就恐怖。
为了避免士族上位夺权,更是几次三番的提拔元从功勋和宗室子弟。
军队全是曹氏和夏侯氏的人,甚至文官也要被压在两家屁股底下才能做事。
「公元220年,权倾朝野的魏王曹操去世,其子曹丕继位。
同年十月,曹丕受汉帝禅让登基为皇帝,立国大魏,定都雒阳,后改名洛阳,为魏文帝。
其父曹操被追尊为魏武帝。」
「曹丕做事还比较地道,将刘协封为山阳公,迁至山阳公国,食邑万户。
其地位位于诸王公爵之上,在封地时仍可使用天子规格的礼仪服饰。
且上奏不称臣,受诏不参拜,山阳公国不为魏臣。」
「历史上,山阳公国一直传承到西晋末年,直至永嘉之乱才国除。」
汉统诸夏已经四百年,曹魏代汉就算一时再强盛,也仍会有人心思汉。
可以说曹魏对汉献帝的退位后规格是一场巨大的政治作秀,目的是给天下人看的,安抚汉朝旧臣和士族之心。
也没有对汉帝进行赶尽杀绝,算是留足了体面。
天幕下,汉朝的各个时空里的汉皇们面色不一。
真正看到大汉亡国时,他们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陛下,要不要去做了曹嵩一家。”
“不必了,没有他曹氏这天下就不会有其他人了吗?”
“我汉室至此已算幸运,朕倒是很期待士族狗咬狗的场面出现呐!”
「曹丕三十三登基,有贾诩、陈群的辅佐,继位以来发展国力文武兼蓄,凭借曹魏的纵深一统天下只是时间问题。
对于三十八岁的曹丕而言,时间是个问题。」
「曹丕为帝六年后病逝于洛阳,其子曹叡登基为帝。
镇军大将军陈群、中军大将军曹真、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受领遗诏,共同辅佐嗣主曹叡。」
曹叡也就是与诸葛亮长期对线的魏明帝。
曹操晚年时候将内部派系矛盾交给了曹丕处理,曹丕是有手腕的,可惜短命。
因此他留给曹叡的摊子只能更烂。
曹叡的治政水平是在线的,但政治手腕上比不过老爹。不过这也不要紧,很快诸葛亮就打来了。
战争是解决内部矛盾最有效的方式。
「曹叡在位十四年,时三十六岁就找老爹和爷爷团聚了。
由于曹叡至死都没有儿子,只能从宗室过继了任城王曹彰一脉的孩子曹芳为养子,立为皇帝。
并在临死前,立司马懿和曹爽共为辅政大臣。」
天幕中的画面悠悠一转,伴随着悲怆的音乐声响起,洛阳的皇宫里,病重的曹丕奄奄一息。
“仲达。”
曹丕强撑着精神坐起身,让司马懿上到近前来死死的抓住他的双臂:
“我儿曹叡,拜托你了。”
“臣.....遵旨。”
画面悠悠一转。
像是换了地方,又像是没换。
一样的宫殿,一样的场景,病床是皇帝却变成了更年轻的曹叡。
病怏怏的曹叡上前抓起司马懿的手,将年幼的曹芳的小手放在了司马懿的手上,死死按住:
“太尉,朕能相信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