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 > 第179章 大明康熙制官窑

第179章 大明康熙制官窑(2/2)

目录

甘露殿中的群臣十分认同这句话,他们在场的诸位不少都是六镇的子孙。

当今皇上的祖宗,也是六镇出来的狠角色。

当年北魏贵族吃不惯大同的风沙,就带着人去洛阳汉化了。

结果新贵族生活是享受美满了,这群享受了中原繁华的贵族不但没有想起老家的亲戚,反而变本加厉的剥削老家!

士可忍,孰不可忍!

伟大的葛荣拔旗起义,六镇南下端了老拓跋家的老爷们,这才有了隋唐。

......

清朝

关外的女真族们看到天幕替他们说话,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嚎道:“还是好人多啊!”

建州女真他干的都不是人事啊!

渔猎本来就是有风险的体力活,这群旗人还美其名曰让他们锻炼身体,不忘祖宗气魄。

特娘的抽兵役的时候,怎么就抽我们啊?

分地享受的时候,怎么又不见我们啊?

刚建立大清国的时候,你们迁了一批汉人兄弟过来建设大东北。

我们刚学会怎么种地,怎么腌肉做酸菜坛子,好不容易有了第一次饱腹过冬的日子。

结果呢?

你们急急忙忙满汉分离,又把汉人迁走的嘴脸是为了什么?

临走前还特么把耕地全都捣毁!

还挨家挨户把俺们的腌菜坛子都砸了!

畜生啊!

就怕老乡吃饱肚子不去你们那里当兵是吧?!

有你们旗人这么不当人的吗?

......

清朝时期,关内

无论是旗人还是旗人贵族、皇帝们,看到天幕后眉头蹙得老高了:

啥意思?

老家弟兄们不待见我们?

这咋可能嘛!

俺大清对他们可好了,他们怎么可能不待见我们呢?

我们可是划了那么大一块地盘啊!

足足三个省给他们渔猎以生活,他们老感恩戴德了!

啥?你说咋不让他们种地?

荒唐!

种地那是汉人干的,伟大的女真人怎么会种地呢?

种地会让老乡肌肉萎缩,会让老乡失去女真人强大的体魄,会让......总之,除了种地,我们什么没给他们啊!

三个省的地盘,随便打猎打渔,多自由啊!

他们祖宗之前只敢缩在松江一带的海边渔猎,那么小一块地不老拘束了。

俺们打败了明朝,现在让他们有了这么多的自由地盘,这是他们祖宗想都不敢想的神仙生活好吧!?

再说了。

我们八旗子弟都是读过书的,自然清楚北魏灭亡的历史。

所以,我们从中得到了中原的富贵是会迷人眼的,会让勇猛的女真人变成禄虫!

老吓人了!

(掌声!)

为了避免汉地的香风摧毁了女真人的强大意志力,只好由我们旗人替他们把握了!

再说了,我们啥时候明令禁止老家的弟兄们不能过中原的日子了?

这不是饭要一口一口吃,衣服要一件一件穿。

往汉地迁徙自然也是这样的道理。

等我们旗人把握好了这中原的富贵,再让他们也有计划的往旗人们的富贵生活靠拢嘛!

我们旗人拥有的好日子,老乡也会拥有!

这就是大清的规矩,这是我们大清的特色治政!

啥时候也没说不带老乡兄弟玩,好吧?

别尬黑了!

等等?!

清朝的皇帝们忽然发现了一个刚刚忽略掉的重点:晚清时候,这群穷亲戚居然跟着反清?!

特么还有复明?

哥们,你是满人不是汉人,懂不懂?!

刁民!

破坏我大清国政,不识好歹的刁民!

幸亏我们入关之后,就迅速和老乡们切割了。

要不然这群刁民想的花招更多!

与此同时,所有入关的清朝皇帝们几乎做了类同的诏令:

给朕狠狠的镇压东北的老乡!

关外的满人们:???

这群老乡的亲戚,看到汉地的百姓有的歌颂这个皇帝,有的歌颂那个皇帝。

汉人们也有自己喜欢的满人皇帝。

因为有的满人皇帝对汉人的态度确实很暧昧,也值得某些汉地百姓去赞誉。

但是,他们关外的老乡就不一样了。

他们平等的仇恨每一个满人皇帝!

谁让这群cS平等的压迫每一个老乡呢?!

索伦人:我在微笑不是我想笑。

我们在山里吃风雪啃树皮住露天大别野,你们住着大明二手房吃着满汉全席。

真的不心痛吗?

......

【“冷知识:历史总是这么抓马,忽必烈带着汉人掘蒙古老家,英国打着反清复明的幌子打清朝。”

追评:“大明亡了之后海外都不认满清,满清海外贸易都打着大明的旗号,所以你在看见大明康熙制的瓷器时,不要怀疑是赝品,因为这是真品。”

追评1:“神特么大明康熙啊!”】

天幕下的百姓们倒是对元朝和清朝对自家人的态度看得很乐呵,原来普通的蒙古人和关外的女真人,比我们还要恨这群同族啊!

反正是异族的皇帝,大家伙都放肆的取笑吧!

朝廷肯定不会追究我们的!

哈哈哈,天幕上这个旗人子弟怎么讲起规矩比我们汉人还要有一套?

厉害,你们比我们还懂规矩!

不是!他们关外的族人真吃风沙吃风雪啊?种地也不让?!

笑得我牙疼,这天幕怎么还放出了关内旗人和关外满人的对比图?

关外的满人还是文明社会的人吗?这不纯纯野人!

异族人果然都是只学了华夏的皮毛,压根就不懂圣王的大同道理。

奉天殿上

朱元璋缓缓的扣了一个疑惑:?

咱大明亡了都要帮你们这群奸商承担风险?

六百六十六!

你自称大明康熙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来应天府给咱上炷香?!

合着赚的钱全都进了你兜里,香火是一根也没上啊!

......

——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