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 > 第230章 臣李渊,参见大唐皇帝陛下

第230章 臣李渊,参见大唐皇帝陛下(2/2)

目录

西汉

征和年间

汉武帝刘彻头发花白,纵然步入了迟暮之年,他看着天幕上的巨唐版图,依然嗤笑道:

“漠北也在唐朝的版图范围里?”

“搞笑!”

他大汉又不是没有抵达过漠北,更远者也到过漠北之北的北海地带。

那地方荒无人烟,寒冷逼人,还刮风沙,远不如漠南的条件舒适。

种地都种不了的土地,要它何用?

“唐朝人就是爱吹嘘,漠北那片地没什么用也划拉进来了。”

与此同时,有的朝代天幕司的官员们正在低头速写速画,新版的地图更新了,他们一刻都不敢耽误记录工作。

生在唐之前的古人们,心底的酸涩感愈发强烈。

他们有的生活在明天都不一定能看到的时代,在见到唐朝这般的幅员广阔后,忍不住遐想:那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啊?

他们的皇帝一定很强大吧?

是的,他们都灭了那么多的异族国家了,肯定不用担心被夷狄入侵,被当菜人下锅了。

人类的悲欢是不与相同的。

生活在盛唐的人们,骄傲的挺起了胸膛,他们的自信心就像自家的太宗陛下一样爆棚。

有人说,汉武帝给了这个民族挺立千秋的自信。

而数遍青史,诸夏人自信最爆表的时候,就是盛唐。

唐太宗李世民,他给予了这个朝代在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地位,拔高了国家和国民的尊严。

外国人?

这会正眼巴巴的流口水看着唐国人穿花衣,喝酒吃肉快活的生活,羡慕着呢!

来长安的藩邦人,经商、游学、建交、旅居、科举做官等等目的不一,其中不乏有钱人。

俗话说饱暖思淫欲。

路途迢迢,遥远至这个国际大都市后。

不乏有人想要学唐人去勾栏听曲,奈何人家门口高高的竖着木板,上书:

藩邦人概不接待。

长安的京爷们对那些长相奇特,金发碧眼的藩邦人也早就见怪不怪了,他们就是这样的包容和开放,就是这样的昌盛和富强,就是这般的自信!

藩邦人?

仰慕我大唐的多了,你来自哪个地方,你什么身份关我什么事儿?

臭外地的,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是来要饭的!

来了我大唐,你就摆正好自己的态度。

知道我唐人身上刻着哪两个字吗?

天龙!

【“贞观年间啥都好,就是李世民篡改了他爹的功绩,这也算是他的黑点了。”】

天幕上,贞观年间的画面才刚刚开始展示,就有一句不合时宜的弹幕划过。

赵飞将视频暂停,自语道:“李世民什么时候抢了李渊的功绩了?”

奇怪,这事我怎么没印象。

二凤改过历史吗?不是因为想看起居录被人家唠叨了上千年吗?

抱着疑惑,赵飞点开了搜索框。

「说起唐高祖李渊这位开国之君,很多人对他的印象是历朝历代最没有存在感的开国之君了。」

「包括唐朝人歌颂祖宗功绩的时候,绝大多数都是在夸赞太宗如何如何。」

“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杜甫”

“我朝太宗文皇帝栉风沐雨,亲冒锋镝,以定天下,传至子孙。——狄仁杰”

“尔来一百九十载,天下至今歌舞之。歌七德,舞七德,圣人有作垂无极。——白居易”

“予观汉高祖及光武,及唐太宗,及我太祖皇帝,能一天下者四君,皆以不嗜杀人者致之,其余杀人愈多,而天下愈乱。唐太宗之从谏,近乎圣。——苏轼”

“盖此天下乃太宗上献之太祖,非太祖下传之太宗也。——李贽”

「在这其中,前三人身为唐朝的着名人物,对本朝庙堂祖宗的赞誉,从开业开始夸,一直到白居易直接夸到了太宗爷就是圣人在世!」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