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算术课里的醍醐灌顶(2/2)
“右边多!”
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喊道。
“那为什么有人会觉得左边的好呢?”
一个瘦小的女孩举手:“因为左边不用干活?”
“对了。”
顾长生在“左边”
然后在“右边”
“可是有些大人说,不劳而获多好啊,躺着就有饭吃。”
小石头眨着大眼睛问道。
顾长生笑了:“小石头,你觉得一直躺着,一直吃别人给的一碗粥,这样的日子好吗?”
小石头想了想,摇摇头:“那样我就永远不能学写字了,也不能帮爹娘干活了。”
“说得好。”
顾长生在黑板上又写了一行字:“司马将军的粥,今天有,明天呢?”
孩子们愣住了。
对啊,如果司马将军不给了呢?
“可是工坊不一样。”
顾长生指向“右边”。
“在工坊干活,今天能挣劳动券,明天也能挣,后天还能挣。为什么?因为你们在创造东西,在建设家园。”
他在“劳动”旁边画了一座小房子,一块田地,一座桥梁。
“你们的爹娘用双手造砖,别人就有房子住。造农具,别人就能种田。造桥,大家就能过河。”
“你们创造的越多,得到的就越多。这个道理,永远不会变。”
教室里鸦雀无声。
云梦璃看着那些孩子们的眼神,从迷茫变成思考,从思考变成明悟。
最简单的数字,最朴素的道理,却比任何雄辩都更有说服力。
“现在谁能告诉我,司马将军和我们北境,哪个是真的对你们好?”
“北境!”
“工坊!”
“我们自己干活好!”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喊着。
一个小女孩举手:“先生,我明白了!司马将军给的粥就像糖果,甜甜的,但是吃完就没了。工坊的工作就像种田,虽然累,但是能一直有收成!”
“说得太好了!”
顾长生走过去摸了摸女孩的头。
“你们都很聪明。现在回家后,把今天学到的算术题告诉爹娘,好不好?”
“好!”
孩子们兴奋地应道。
下课后,云梦璃跟着顾长生走出教室。
“夫君,您这招真是妙极了。用最简单的数字,让所有人都明白了道理。”
“数字不会骗人。”
顾长生望着远处的工坊炊烟。
“司马景的毒计,说到底就是让人相信天上会掉馅饼。可数字会告诉他们,世上哪有免费的午餐。”
“即便是孩子,也能算明白三文钱和二十四斤米的差别。”
云梦璃若有所悟:“夫君是想让孩子们回去说服大人?”
“孩子的话,大人最容易相信。”
顾长生点点头。
“而且这些道理从孩子嘴里说出来,比我们费尽口舌去解释要有用得多。”
当天晚上,安置点里出现了奇特的景象。
无数个家庭中,都在上演着同样的对话。
“爹,您知道司马将军的粥值多少钱吗?”
“这......”
“只有三文钱!可您在工坊一天能挣二十四斤米呢!”
“哪个划算您算算嘛!”
那些曾经对司马景“恩惠”念念不忘的大人们,被自己的孩子算得哑口无言。
数字摆在面前,容不得半点辩驳。
三文钱的粥,二十四斤的米。
傻子都知道选哪个。
更重要的是,孩子们还在继续算。
“爹,您说司马将军能一直给我们粥喝吗?”
“这个......”
“可是工坊能一直让我们干活挣钱吗?”
“当然能,只要肯干活。”
“那还有什么好想的?”
孩子们的逻辑简单而直接,没有成年人那些复杂的心理负担。
司马景毒计的最后一丝毒素,就这样被一群孩子的算术题给彻底清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