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怎样起义的成功率更高一点?(1/2)
林远看养生视频看了会儿,觉得有点枯燥,手指又在屏幕上划了划。新视频的标题弹了出来,黑体字格外醒目:
【在古代,怎样的起义成功率更高一些呢?干货满满,建议收藏!】
“!!!”
这标题一出,各朝代的皇帝们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瞬间炸毛。
“起义?!”
“这是……教人造反?!”
“胆大包天!简直是胆大包天!”
嬴政猛地一拍案几,脸色铁青。他最恨的就是“叛乱”,当年平定六国,镇压叛乱耗费了多少心力,这天幕竟然敢堂而皇之地讲“起义成功率”?
刘邦也坐不住了,刚才还乐呵呵的脸瞬间沉了下来:“娘的,这后世的人胆子也太肥了!就不怕掉脑袋?”他自己就是起义出身,最清楚这背后的血腥,现在看着有人教别人怎么“成功起义”,心里膈应得慌。
李世民眉头紧锁,手指在龙椅扶手上快速敲击——这视频要是流传开,岂不是给那些心怀不轨的人递刀子?
但骂归骂,几乎所有皇帝都没真的“划走”,反而死死盯着天幕,眼神里带着警惕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
教人造反固然可恨,但听听他们说的“攻略”,反过来不就能提前防范?知己知彼,才能防患于未然。
【视频里,一个穿着灰色长袍、像个老学究的人对着镜头,慢悠悠地说:“想在古代起义成功,可不是光靠一腔热血就行的。第一,得选对时机——必须是朝廷昏庸暴虐,民不聊生,老百姓活不下去的时候。这时候揭竿而起,才能一呼百应。”】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而且,千万别做出头鸟!这一点必须记牢,划重点!”】
【“要知道,一个朝代就算再没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手里的军队、资源还是有的。纵观历史,最先跳出来起义的那批人,基本都成了‘炮灰’,全被剿灭了。”】
【“比如秦末的陈胜、吴广,喊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够响亮吧?结果呢?第一个被镇压了。还有元末的韩山童,带头起义,也没撑多久就败了。他们就是最好的例子——太急,成了出头鸟,被朝廷集火打了。”】
咸阳城外,某处荒野的茅草屋里,陈胜正和吴广商量着怎么联络同乡,听到天幕点名,两人对视一眼,又惊又喜,还有点憋屈。
“咱……咱名流千古了?”吴广搓着手,眼里发亮。
陈胜却皱着眉:“可他说咱最后败了……”高兴是因为被后世记住,失望是因为结局早已注定。
千里之外,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听到父亲被点名,也是同样的复杂——原来爹是“出头鸟”?
【老学究继续道:“所谓枪打出头鸟,先让第一批人去耗朝廷的元气,后继者再跟上,就容易多了。这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更容易摘取胜利的果实。”】
【“例子?太多了!刘邦,秦末起义那么多,他不是最早的,却最后得了天下;李渊,隋末起义军遍地,他父子俩看准时机才起兵,最后建了大唐;朱元璋,元末起义军里他不算最早,却笑到了最后。你看,这三位哪一个不是帝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