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抡语”(2/2)
孔子的弟子们面面相觑。子路本就勇猛好斗,此刻眼睛发亮,凑到颜回耳边:“回哥,夫子这话……是不是早暗示咱要练拳脚?”
颜回也懵了,他一向以“安贫乐道”自居,可这“抡语”解读,竟让他觉得夫子深藏不露。
子贡则摸着下巴:“难怪夫子当年能周游列国,没点战斗力,怕是走不出鲁国吧?”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该知道的知道,不该知道的少打听,知道吗?社会上的事,少管!知道吗!”】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30个人才配让我站起来打;40个人来挑战,我都不明白他们哪来的勇气;50个人?会被我打得以为遇上了天命,是老天爷派我来收拾他们;60个人挑战,我耳朵刚好听见他们求饶;70个人?我打起来才能随心所欲,想怎么杀就怎么杀。”】
“轰!”孔子的三千弟子彻底炸了。一个性子急的弟子忍不住站起来,对着孔子躬身问道:“夫子!这……这‘抡语’,真是您的本意吗?”
孔子抚着胡须,笑而不语。
弟子们顿时炸开了锅:
“我就说夫子当年能斥责季氏‘八佾舞于庭’,没点底气敢说?”
“原来剩下的半部《论语》,是教咱在道上混啊!”
“夫子太厉害了!文武双全,我辈楷模!”
颜回、子路、子贡看着夫子的笑容,越发觉得高深莫测,敬仰之情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弹幕里,网友们的评论更没下限:
“孔子:‘父母在,不远游’——你的父母在我手里,你跑不远的。”
“‘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用一身怪力,把人打得神志不清。”
“‘子曰:打架用砖呼,呼不着再呼,直到呼服为止’。”】
各朝代的老百姓看得津津有味。一个村夫对着村里的老秀才道:“老秀才,这《论语》也不难懂啊!不就是教人怎么打架有道理吗?”
老秀才急得跳脚:“胡说!是教你怎么做人!天幕是瞎编的!”
“天幕怎么会错?”村夫反驳,“大家都觉得是这样,肯定是你教错了!”
老秀才被堵得说不出话,看着村民们恍然大悟的样子,感觉喉咙里堵着一口气,上不来下不去——他讲了一辈子《论语》,竟被个“抡语”搅得满盘皆输。
那些恪守儒家礼法的大臣,比如唐朝的房玄龄、明朝的方孝孺,此刻都面色铁青,仿佛吞了苍蝇。
可看着天幕上孔子那孔武有力的画像,再想想“抡语”的解读,竟找不出一句有力的反驳——毕竟,谁也没见过活着的孔子,万一……万一夫子真的是这副模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