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锦瑟之谋 > 第156章 边关急报

第156章 边关急报(1/1)

目录

科举舞弊案的余波尚未完全平息,京城刚刚恢复些许往日的秩序,一份来自北境的八百里加急军报,如同一声凛冬的惊雷,再次狠狠劈在了平静的朝堂之上。军报称,北境戎族经过一冬的休养生息,趁秋高马肥、草长莺飞之际,纠结了数个部落,组成联军,大举寇边!边军猝不及防,连破两座重要边城,守将力战殉国,军民死伤惨重,大量百姓流离失所,情势万分危急!

军报传来,举朝震惊,恐慌的情绪如同瘟疫般蔓延。多年来,北境虽摩擦不断,但如此大规模的集结入侵,边城如此快速的接连陷落,实属二十年来罕见。萧景玄立刻召集重臣、武将,于太极殿紧急商议对策。朝堂之上,主战与主和两派立刻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主战派以武将和部分年轻气盛的御史为主,群情激愤,认为戎族欺人太甚,必须予以迎头痛击,否则国威沦丧,边境将永无宁日,且会助长周边其他部族的觊觎之心。他们主张立刻调集精锐边军,并从中原抽调兵马,任命大将,统筹北伐,收复失地。

主和派则多以文臣和老成持重的勋贵为代表,面露忧色,强调去罗年科举案、今罗恩科,加之南方水患,国库并不充盈,连年用兵恐耗损国力,动摇国本。他们主张应先行防守,同时立刻派遣能言善辩的使者前往戎族王庭谈判,陈明利害,或许可以金银财物、开放边市甚至许以公主和亲等方式,暂时换取和平,再从长计议。

双方各执一词,引经据典,互不相让,吵得面红耳赤。萧景玄高坐龙椅,听着下方如同集市般的争吵,面色凝重如铁。他紧握着龙椅的扶手,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他深知,此战恐怕不可避免,戎族狼子野心,蓄谋已久,若此番示弱退让,将来必会得寸进尺,索求无度。但主和派所言也并非全无道理,国库空虚是事实,且谁可为将,统筹这北伐大局,确保能战胜凶悍的戎族铁骑,亦是一个极大的难题。几位能征善战、经验丰富的老将,或已年迈体衰,或需镇守其他要害之地,不可轻动,一时竟难以选出令各方信服、能力足够的统帅人选。

退朝后,萧景玄心绪不宁,胸中憋着一股郁气,难以排遣。他信步在宫中走着,下意识地又来到了女学附近。此时并非授课时间,院内颇为安静,只有沈芷衣一人,正站在一幅巨大的北境边境地图前,凝神观看着,手指偶尔在地图上划过,似乎在推演着什么。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为她周身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光,却掩不住她眉宇间那抹与这深宫女子不同的沉思与凝重。

萧景玄没有让人通报,轻轻走了进去。沈芷衣察觉到动静,回过头,见是皇帝,脸上闪过一丝讶异,随即恢复平静,上前行礼。“陛下。”她看到他眉宇间无法掩饰的忧色与疲惫,便柔声问道:“陛下是为北境之事烦忧?”

萧景玄叹了口气,仿佛找到了一个可以暂时卸下君王面具的港湾,他将朝堂上的争议和目前面临的将才、粮草困境,大致向沈芷衣说了一遍,语气中带着深深的无力感。“……满朝文武,争吵不休,却拿不出一个切实可行的万全之策。”

沈芷衣静静聆听,并未立即回答。她引着萧景玄走到那幅巨大的边境地图前,沉思片刻,方缓缓开口,声音清晰而冷静:“陛下,臣妾一介女流,不通晓具体战阵厮杀之术,但也曾读过些史书兵策,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之理,更知‘上兵伐谋’之意。主战者,气节可嘉;主和者,顾虑亦实。然,战与和,主动权,不应完全交由戎族来决定。”

她指着地图上刚刚陷落的两座边城以及后方的几处关键关隘,分析道:“我军此刻新败,士气受挫,防线出现缺口,当务之急,是稳定局势,阻止戎族进一步深入劫掠,提振军民信心。或可先遣一员以稳重、善守着称的将领,不必是那些名震天下的老将,但必须可靠,能迅速驰援,依托剩余关隘,构筑稳固防线,先求不败,再图反击。”

她的手指在地图上几处后勤要地点过:“同时,陛下应立刻下旨,从周边未受战事影响的藩镇、粮仓,紧急调集粮草军械,由得力干员统筹,火速囤积于这几处要塞之后。并可在北境及各周边州县发布募兵檄文,招募民间勇壮、乡勇,加以严格编练,既可补充前线兵力,亦可维持地方安定,以防溃兵流寇为乱。如此,我方进可伺机寻找戎族弱点进行反击,退可凭借坚固工事和充足储备长期固守,同时也为万一需要的谈判,争取到更有利的筹码和时间。”

至于最关键的统帅人选,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地图西侧,说道:“臣妾近日翻阅各地将领履历,听闻镇西将军李牧云,虽常年镇守西陲,对付的是吐蕃诸部,但其用兵风格以稳健着称,尤擅防守与依托地形作战,战绩斐然,在军中素有‘铁壁’之称。西境近来相对平稳,或可暂调其北上,委以重任,先稳定北境局势,再视情况而定后续方略。此乃臣妾一点浅见,妄议军国大事,还请陛下恕罪。”

萧景玄的目光随着沈芷衣的手指在地图上移动,听着她条理清晰、层层递进的分析,眼中的烦躁和迷茫渐渐被专注和思索取代。她这番分析,虽不涉及具体战术,却从战略层面、后勤保障、民心士气以及将领选择上,指出了当前最务实、最可行的选择,尤其是李牧云,确是他之前因地域和资历所限而忽略的合适人选。她考虑问题之周全,远超许多在朝堂上空谈的官员。

“你所言,句句在理,与朕心中所思,不谋而合,甚至更为周全。”萧景玄心中稍安,仿佛在迷雾中看到了一盏指引方向的明灯,“只是,这粮草筹措、转运,千头万绪,牵涉各部及各地方势力,需一极为得力、且忠心可靠之人统筹负责,眼下……”

沈芷衣微微一笑,适时提醒道:“陛下莫非忘了新入工部,在协理恩科粮草事宜中表现出色的陆文渊么?他精于计算,为人刚正,又曾向陛下详细阐述过江南漕运利弊,对物资调运、路径规划必有见解。或可让其协助户部,专门负责核算北境所需粮草军械,并规划最快捷、安全的转运路线与方式。”她再次巧妙地推荐了自己看好的人才。

萧景玄深深看了她一眼,心中感叹她的思虑周全与知人善任,总是在关键时刻能提供最有效的帮助。“好!就依你之言。”一场关乎国运的边关危机,在两人的商讨中,初步定下了应对之策。萧景玄立刻返回御书房,连夜召见相关重臣,下达了一系列紧急命令。而沈芷衣的影响力,也通过这次献策,已悄然从内宫、朝堂,延伸至了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军国大事之中。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