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暗潮汹涌(1/1)
宫宴行刺事件,如同投入看似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宫中引起了极大的震荡和持续的恐慌。皇帝萧景玄龙颜震怒,严令彻查,三法司不敢有丝毫怠慢,如同梳子一般,对当日所有接触过宴会流程,尤其是负责酒水、器皿、膳食以及殿内服务的宫人,进行了数轮严厉的、隔离式的审讯,动用了不少手段。尚仪局从上到下,几乎被翻了个底朝天,掌事女官被直接下狱,相关人等无不人心惶惶。
然而,调查却进展缓慢,陷入了令人窒息的僵局。那名行刺宫女,背景简单清晰,入宫已逾八年,一直在尚仪局做些粗使杂役,人际交往简单,性格孤僻,并未查出与任何已知的宫外势力有明显勾结的迹象。她所使用的匕首是最普通的铁匠铺都能打造的样式,毒药也是江湖上常见的烈性蛇毒提炼而成,来源繁杂,难以追查。一切迹象,似乎都指向这只是一起孤立的、源于宫女个人对皇帝某种不为人知的深仇大恨而引发的疯狂事件。
但萧景玄和沈芷衣,凭借其政治嗅觉和对此番时局的洞察,都不相信事情会如此简单。时机太巧了,正好在边关危机刚过,朝廷内部势力刚刚经历一轮清洗和调整,皇帝威信空前高涨之际。这更像是一次精心策划的警告,或者说,是一次针对皇帝权威,也意在扰乱朝局、制造恐慌的阴谋,其目的或许并非一定要成功弑君,而是要达到某种政治上的震慑效果。
顾影因匕首淬毒,伤势较重,失血过多,需要静养一段时间,其统领职责暂由副手代理。沈芷衣前去探望,顾影虽虚弱地靠在榻上,脸色苍白,却仍保持着惊人的冷静,他屏退左右,对前来探视的皇帝和沈芷衣低声道:“陛下,姑娘,此事绝非偶然冲动。刺客选择在宫宴,守卫森严却人员混杂之时动手,并非最佳行刺时机,成功率本就不高。依属下看,这更像是……不得已而为之,或是……意在制造恐慌,试探朝廷反应,而非必定要取陛下性命。”他以专业刺客和护卫的角度提供的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
沈芷衣也回想起一个关键细节,在那宫女暴起发难前,似乎有意无意地、极其迅速地瞥了席间某个方向一眼。当时场面瞬间混乱,她未能看清具体是谁,但那个方向坐着的,大多是几位辈分较高的皇室宗亲和一些手握实权、却在此前一系列事件中态度暧昧的勋贵老臣。“或许,”沈芷衣对萧景玄暗示道,声音压得极低,“我们该查查,最近有哪些人,特别不希望看到朝局稳定,不希望看到皇权如此集中,也不希望……看到陛下与我走得如此之近,配合如此无间。”
萧景玄眼神冰寒,他完全明白沈芷衣的未尽之语。经过科举案和边关危机,他的皇权更加集中,威望提升,而与沈芷衣这种超越常规的合作关系也更为朝野所知,这必然深深触动了那些固守祖制、担心外戚或女子干政的传统势力,以及那些在权力重新洗牌中利益受损的勋贵宗室。他们不敢明目张胆地反对皇帝,便用这种阴毒残忍的手段来示威、搅局,试图制造混乱,甚至可能想一石二鸟,将弑君嫌疑引向与皇帝关系密切的沈芷衣!“看来,是朕近来太过‘宽容’,让他们忘了什么是雷霆天威了。”萧景玄语气森然,带着毫不掩饰的杀意。
与此同时,沈芷衣也并未坐等三法司的结果,她动用了自己手中独立的力量暗中展开调查。她让深受信任、掌管部分宫人档案的婉如,秘密调阅了近年来所有因罪被贬、被废,或其家族在政治斗争中失势、对皇帝可能心存怨望的宫人记录,试图找出可能与此次事件相关的线索,或是这宫女入宫前是否与某些家族有关联。女学中的那些宫女们,也成了她了解各宫主子动态、收集零碎信息的隐秘耳目。一时间,表面上因严厉彻查而暂时沉寂下去的宫廷,暗地里更是波涛汹涌,各方势力都在暗中观察、揣测,并悄悄调整着自己的策略。
行刺事件的迷雾尚未散开,真相被刻意掩藏在重重宫墙之后,但一场围绕权力核心,更为直接、更为凶险的暗战,已随着这次流血的警告,悄然升级。沈芷衣知道,接下来的斗争,将不再仅仅是朝堂上的博弈或暗中的调查,而是可能直面更为赤裸裸的杀机与构陷。她必须更加小心,也更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