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精神永存(1/2)
沈芷衣离世后,她所开创的女子教育事业并未停滞,反而在以秀珠为首的新一代领导者的带领下,继续蓬勃发展。岁月流转,转眼间十年过去,女子大学已经成为了天下女子向往的学术圣地。
这日清晨,秀珠正在校长室处理公务,忽见一个年轻女子求见。这女子约莫二十岁年纪,眉目间与沈芷衣有着几分神似,举止从容大气。
晚辈沈文心,拜见秀珠校长。女子恭敬行礼,我是沈芷衣先生的侄孙女,特来完成姑祖母的遗愿。
秀珠连忙请她入座:文心姑娘所说的遗愿是?
沈文心取出一本泛黄的笔记:这是姑祖母生前未完成的《女子教育论》。她在临终前交代,要我将此书续写完成。
秀珠接过笔记,轻轻翻阅。书中详细记录了沈芷衣对女子教育的思考和规划,其中许多见解至今仍然发人深省。
姑祖母在书中提出了终身教育的理念,沈文心说,认为女子教育不应局限于学堂,而应该贯穿女子的一生。
秀珠深有感触:先生总是看得比我们更远。
在秀珠的支持下,沈文心开始着手续写《女子教育论》。她不仅整理了沈芷衣的原始思想,还结合这些年来女子教育的新发展,提出了许多创新观点。
与此同时,女子大学也在进行重要的改革。在沈文心的建议下,大学开始设立继续教育课程,为已经离开校园的女子提供再学习的机会。
很多女子成家后,就中断了学习。沈文心在理事会上说,我们要为她们重新打开求学的大门。
这个建议得到了广泛支持。很快,女子大学开设了夜校和周末课程,招收已经工作的女子入学。令人惊喜的是,报名者络绎不绝。
我终于有机会完成未尽的学业了。一位年近四十的妇人激动地说。
更让人欣慰的是,很多从女子大学走出去的学员,也纷纷回到母校任教或捐助,形成了良性的循环。
这日,沈文心在整理沈芷衣的遗物时,发现了一封未开启的信。信封上写着:待女子大学建成十年后开启。
秀珠和理事会成员聚集在一起,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信中,沈芷衣写道:
若你们看到这封信,说明女子大学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在此,我有些话想要嘱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