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这火,得烧下去(2/2)
老刀默默地凝视着那株诡异的蘑菇,许久,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只金属打火机,“啪”的一声点燃。
他将火苗凑近蘑菇,橘红色的火焰瞬间将那片漆黑吞噬。
在升腾的火光与黑烟之中,他仿佛听见了一声极轻、极淡,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轻笑。
同一时间,城南第七分坛的地下祭坛。
韩九正主持着新一任守墓人的传承仪式。
年轻的弟子跪拜在地,准备接受守墓人烙印。
就在韩九拿起烙铁,准备印下去的瞬间,他面前那块刻着“不封,只护”的巨大黑色石碑,突然毫无征兆地起了变化。
一道道细密的裂纹从石碑的沟壑中蔓延开来,紧接着,一股温热的、带着浓郁醇香的液体,从裂纹中缓缓渗出,竟是陈年的老酒!
酒液顺着之前刻字的笔画流淌,汇聚成行,最终在“不封,只护”四个大字下方,凝成了一句新的、由酒液组成的句子:
“别怕新人,他们才是喂得最香的。”
韩九怔住了。
他看着那句充满调侃与黑色幽默的话,仿佛看到了那个总是揣着手、一脸市侩却总在做着惊天动地之事的年轻人。
下一秒,他爆发出一阵惊天动地的大笑,笑得眼泪都流了出来。
“好!说得好!”他扔掉手里的烙印,转身对着所有弟子吼道,“去!把祖师爷留下来的那七十二坛‘镇魂酿’,全都给我搬出来,打开!一滴不留,全给老子灌进地脉里去!”
弟子们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愣着干什么!”韩九豪气干云地一挥手,“今天起,咱们这地脉,不光要护,还得喂!给我喂饱了!”
随着一坛坛陈年烈酒被灌入地脉的七十二口泉眼,酒气蒸腾中,整座分坛都响起了一阵低沉而悠长的嗡鸣,仿佛沉睡了千年的万千亡魂,在这一刻被酒香唤醒,发出了满足的应和。
这片土地,已不再惧怕改变。它开始渴望被记住,被讲述,被投喂。
暴雨如注的深夜,城西一处临时搭建的运送点。
炉火在风雨中摇曳,眼看就要熄灭。
值守的少年慌乱中打翻了最后的油壶,柴火也被雨水打湿,根本无法续火。
“完了……”他看着越来越微弱的火苗,急得几乎要哭出来。
这个点的炉火是为后半夜归来的巡逻队准备的,要是灭了,他们回来连口热水都喝不上。
绝望之际,他忽然想起老刀离开时反复叮嘱的话——“0473的东西不能丢,关键时刻能救命。”
他猛地从背包里翻出一个用油布包着的小东西,打开一看,是一枚在火灾现场捡到的、已经烧得焦黑变形的金属片,上面隐约还能看到“……食录”的残缺字样。
来不及多想,他把心一横,将那枚金属片奋力投入即将熄灭的炉膛。
“轰——!”
一道远超柴火燃烧亮度的苍白色火焰猛地蹿起三尺多高,竟将劈头盖脸的雨水瞬间蒸发成大片浓雾。
雾气在漏雨的棚顶汇聚,投下了一个巨大而清晰的影子——一个提着老式保温箱的瘦削人影,正弯着腰,默默地往炉膛里添加着看不见的柴薪。
少年呆立在原地,怔怔地看着那个影子。
片刻之后,他像是明白了什么,默默地擦干眼泪,从角落里拖出备用的干炭块,一块,又一块,小心翼翼地码进炉口。
“您歇着,”他对着那跳动的火焰,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念叨着,“剩下的活儿,我来。”
司空玥正在整理陈三皮留下的为数不多的旧物,试图从这些冰冷的物件中,寻找更多关于“幽冥食录”和“禁忌存在”的线索。
当她拉开书桌最底层一个卡死的抽屉时,指尖触碰到了一个冰冷的圆形物体。
她将其取出,发现是一只她从未见过的白色搪瓷杯,杯身有些磕碰的痕迹,但被擦拭得很干净。
在杯底,用红漆刻着一行小字:0473补给专用。
又是0473。
她的指尖下意识地抚过那行红漆,就在触碰到的瞬间,一股灼热的刺痛感猛地从她掌心那枚蛰伏的家族符文中爆发出来!
这股热流仿佛一道钥匙,瞬间撬开了她脑海深处的某道门扉。
一段不属于她的、断断续续的低语,毫无征兆地响起:
“……砂锅……水别凉……咳咳……她们……她们熬得太狠了……冷……”
声音嘶哑、微弱,带着剧烈的喘息,仿佛随时都会断气,但其中蕴含的焦急与担忧却清晰无比。
声音戛然而止,但一个清晰的意象却如同烙铁般印在了她的脑海里——
城南,棚户区,一间四面漏风的破旧雨棚下,三位头发花白、衣衫单薄的老妇人,正蜷缩在一起,借着彼此的体温抵御着湿冷的寒意,手里……啃着早已冰冷的馒头。
司空玥的呼吸猛地一窒。
她立刻认出,那是三位常年在城南废弃工厂附近,为夜间工作者提供免费热水的志愿者。
“她们熬得太狠了……”
那句话在她耳边反复回响。
她没有丝毫犹豫,猛地抓起挂在门口的外套,钥匙插进锁孔,在转身冲出门的瞬间,她的手紧紧攥住了桌上那只冰冷的搪瓷杯。
夜雨冰冷,城市的霓虹在雨幕中化为一片片模糊的光斑。
司空玥的身影消失在楼道里,脚步声急促而坚定,那只白色搪瓷杯在她手中,仿佛一尊被唤醒的罗盘,正固执地指向那片被遗忘的黑暗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