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谁家娃偷拿了我的锅铲(2/2)
当夜,陈三皮没有设下任何陷阱。
他只是从后厨翻出一把用了多年的旧锅铲,锅铲的木柄上,还刻着老板娘儿子小时候画的歪歪扭扭的小人。
他把锅铲挂在后巷晾衣服的铁丝上,自己则抱着双臂,隐没在对面的阴影里。
子时准点,风停了,巷子里的野猫停止了嘶叫。
那道由热浪组成的厨师身影,再次凭空出现。
它看到了那把锅铲,像前几晚一样,先是朝着饭馆的方向,庄重地鞠躬。
然后,它缓缓抬起手,伸向那把锅铲。
就在它的指尖即将触碰到铁铲的瞬间,它停住了,仿佛感应到了什么,整个身影都凝固在那里。
“你要铲子,拿去就是。”
陈三皮从阴影里走了出来,声音平静得像在和邻居聊天。
那身影缓缓转身,虽然没有面容,但陈三皮能感觉到一种古老而纯粹的审视。
“可你知不知道,”陈三皮继续说道,一步步走近,“现在这座城里,有四十多个老头老太太,像你当年一样守着灶台。他们不为什么规矩,就是想找个人说说话,给那些半夜下班回不了家的孙子孙女,煮一碗热乎乎的宵夜。”
厨师的身影微微颤动了一下,似乎透出一丝迟疑。
“你当年护的是孩子能吃上一口热饭。现在,护的该是人心。可人心不在规矩里,”陈三皮指了指自己的胸口,又指了指饭馆里那口大锅的方向,“在锅气里。”
话音未落,他猛地伸手摘下那把锅铲,高高举起,然后用尽全力往地上一摔!
“咔!”
他抬起脚,重重踩在锅铲的连接处。坚硬的铁铲应声而断。
“你要执法,那就从我开始!”陈三皮的声音陡然拔高,像一把淬火的刀,“我陈三皮,死而复生这三年,送了九百九十九单外卖,每一单,我都没问过那东西‘配不配’吃!你要是觉得我错了,就把这人间的火,都收回去!”
他的话仿佛一道无形的敕令。
刹那间,整条街的夜宵摊、小饭馆,所有还燃着火的灶台,都“噗”地一声,冒起一股不祥的黑烟。
就连隔壁那家早就关门的早餐店里,那几口冰冷的巨大蒸笼,都开始腾腾地往外冒着白色的寒雾。
万火为引,人间为押。这是一场赌上所有烟火的豪赌。
那厨师的身影在原地怔立了许久许久,周身的热浪剧烈地翻滚、收缩,像是在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天人交战。
最终,它缓缓弯下腰,拾起了地上那半截断掉的铁铲,轻轻地、郑重地,放在了陈三皮的脚边。
然后,它抬起手,指向饭馆墙上那枚铝制的“免单”饭盒。
它的掌心,浮现出一行由光影构成的虚幻文字:
“赊账可,断炊不可。”
字迹停留了三秒,随即连同它的身影一起,彻底消散在空气中。
巷子里恢复了宁静,那些冒着黑烟和白雾的灶台,也渐渐平息。
第二天清晨,老板娘尖叫着冲进后厨。
所有被损坏的器具——漏勺、砧板、煤气阀,都被人修好,并且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了灶台上。
每一件器具上面,都压着一张泛黄的菜单复印件。
那是林九斤饭馆最后一天的点单记录:回锅肉、鱼香肉丝、麻婆豆腐……
而在菜单的最底下,多了一行像是后来才添上的、崭新的小字:
“今日特供:自由火候,随心调味。”
陈三皮看着那张纸,笑了笑。
他捡起那把断掉的锅铲,走进街角的电焊铺,花十块钱让人把断口重新焊好,打磨光滑,挂回了后厨的原处。
当天晚上,一个喝得醉醺醺的男人来吃饭,结账时钱不够,红着脸要赊账。
老板娘出奇地没有骂人,只是摆了摆手让他走了。
那醉汉走到门口,嘟囔了一句:“你们这店怪得很,明明没人盯着,反倒没人敢赖账了……”
此时,千里之外的西安古城墙下,一个以拉二胡为生的流浪艺人,没有像往常一样奏响悲凉的曲调。
他从一个简易的卡式炉上,端下一碗刚煮好的、热气腾腾的汤圆,小心翼翼地摆在身旁妻子的墓碑前。
“今天没拉琴,但我给你做了你最爱吃的甜。”他轻声说。
秋分将至,夜风微凉。
坟头新生的青草,在风中微微摇曳,像是在无声地点头。
风里,似乎不止有他这一碗汤圆的甜香,还夹杂着从城市各个角落升腾起来的、千千万万种食物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