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谁在灶边多添了把柴(1/2)
那股气息,初时如游丝,而后便像是从地缝里渗出的沼泽瘴气,带着铁锈和尘土混合的腐朽味道,顽固地钻入每一缕食物的香气之中,稀释着人们对饱足的最后一点幻想。
春末,比寒冬更残酷的饥饿,悄然而至。
“共炊网络”的根须虽然扎进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但它的养分——粮食,始终依赖于几条脆弱的运输线。
当一场突如其来的塌方彻底切断了通往西部山区的最后一条公路时,警报被拉响了。
“枫叶沟8号站点,储备粮仅剩三天。”
“黑石矿场生活区,已开始食用存量土豆种。”
“七里营地,超过四十人断粮。”
一封封加急情报雪片般飞入司空玥的临时终端,每一条都像一根扎进血肉的冰针。
安宁局的联络官再次发来通讯请求,语气是前所未有的急切:“司空顾问,情况紧急!总局已经批准了紧急空投方案,只要你确认接收点,救援物资马上就能到位!”
会议室内,所有幸存者代表都屏住了呼吸,望向司空玥,眼中是毫不掩饰的期盼。
这是最简单、最有效的解决方法。
司空玥却只是静静地看着全息地图上那些闪烁的红色警报点,沉默了许久,然后缓缓抬起眼。
“我拒绝。”
两个字,轻飘飘的,却像两块巨石砸进死水。
“为什么?”一名来自矿区、满脸炭灰的汉子激动地拍案而起,“我们快没得吃了!你这是要眼睁睁看着我们饿死吗?”
“他们给的,”司空玥的目光扫过那一张张或惊愕或愤怒的脸,声音冰冷而平静,“是统一标准的压缩饼干,是精准到克的能量棒,是维持你活下去的配给。”
她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那不是饭。”
不等众人反应,她关闭了通讯,抓起外套径直走出指挥部。
她要去看看,当神不再降下甘露时,祂的信徒们,究竟会如何自救。
她走访的第一个点,是曾经混乱不堪的西市冻肉库。
这里的情况比想象中更糟,最后一点冻肉早已吃完,只剩下一些耐放的根茎和腌菜。
然而,预想中的恐慌与骚乱并未发生。
人们自发地聚集在空旷的仓库里,脚下摆着各家仅剩的存货,形成了一个临时的“以物易物”市场。
“我这儿有半坛子咸菜疙瘩,自家腌的,换两斤红薯粉,有没有人换?”一个婆婆大声吆喝着。
“换!我这儿有!”立刻有人响应。
几个半大的孩子提着篮子,里面装着刚从废弃公园里挖来的野菜,虽然沾着泥土,却被小心翼翼地归拢着。
几个老人则围在一起,低声传授着如何用榆树皮和观音土混合,做出能勉强果腹的代餐。
秩序井然,甚至带着一丝奇异的、面对绝境时的乐观。
最让司空玥震惊的,是北桥砖窑。
作为最大的供产点,他们同样面临着主粮断绝的危机。
可当司空玥走进那烟火缭绕的窑洞时,看到的却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一幕。
一口大锅里,翻滚着酷似米饭的白色颗粒。
人们正排着队,依次领取。
司空玥走到一个正在吃饭的工人身边,看着他碗里那略显粗糙的“米饭”,皱起了眉。
工人注意到了她的目光,嘿嘿一笑,用筷子扒拉着碗里的食物,献宝似的说:“顾问,尝尝?我们新研发的,‘七芯二渣饭’!”
他解释道,这是用磨碎的玉米芯粉末,混合榨油剩下的豆渣,再掺上少量的小米,蒸制而成的。
口感虽然粗糙,但能骗过肚子。
一个胖大嫂给她盛了小半碗,热情地递过来:“尝尝!我们还加了点自己种的辣椒面,提味儿!”
司空玥接过碗,犹豫了一下,尝了一口。
一股难以言喻的、粗粝的口感瞬间刮过她的舌苔和喉咙,紧接着,那股简陋而直接的辣意直冲鼻腔,呛得她剧烈地咳嗽起来。
周围的人看着她狼狈的样子,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善意的哄笑。
“哈哈!看来司空顾问也不擅长吃辣啊!”
“这可比你第一次学做饭的时候强多了!”那个曾教她如何点火的老矿工打趣道。
在众人的笑声中,司空玥咳得眼圈发红,脸上却不知为何,没有了往日的冰冷。
她看着碗里那算不上食物的“食物”,忽然觉得,这比安宁局空投的任何山珍海味,都更有人间的烟火气。
夜深人静,她在整理从旧安全屋带回的遗物时,指尖触碰到了一个满是泥污的金属箱残骸。
那是陈三皮生前最后使用的外卖箱。
箱子的角落,贴着一张被水泡得字迹模糊的泛黄标签。
她凑近了,借着灯光,勉强辨认出上面的字:【超时单·西市冻肉库·客户拒收】
一瞬间,像有一道闪电劈开了记忆的迷雾。
她猛然记起,档案记录中,陈三皮最后一次死亡订单,正是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导致配送严重延误,而被客户愤怒地投诉并拒收。
可她调出的最后一段街角监控录像里,那个倒在泥水中的身影,在失去意识的最后一刻,怀里死死护着的,根本不是一个标准的方形餐盒。
那是一个已经漏底、不断向外淌着白花花米粒的蛇皮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