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禁睡区 > 第286章 没人点单,但饭送到了

第286章 没人点单,但饭送到了(1/2)

目录

血红的字迹像是凝固的血痂,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命令感,烙印在手机屏幕上,也烙印在林小树的视网膜里。

与以往那些指向明确、需求清晰的“订单”不同,这四个字更像一个生硬的警告,一个冰冷的结界。

禁止入内,禁止谁入内?

是禁止他,还是禁止……别的什么东西?

林小树收起手机,抬头打量眼前的庞然大物。

那是一座彻底废弃的钢铁厂家属楼,七层高的红砖建筑在铅灰色的天空下,像一头搁浅的巨兽尸骸。

墙体上爬满了干枯的藤蔓,黑洞洞的窗户如同空洞的眼窝。

风穿过破碎的玻璃,发出呜咽般的低鸣,卷起地上的煤灰,在空气中拉出一条条黑色的细线。

这里的一切都散发着死亡的气息。

就在这片死寂之中,家属楼入口处一块褪了色的木牌,显得尤为突兀。

上面的油漆早已剥落,但字迹依然勉强可辨——“守温点·已停用”。

林小树的瞳孔微微收缩。

他记得这个名字。

在赤色流星坠落、全球禁睡时代开启的最初,各地都自发组织过类似的互助点,为那些不敢入睡、在街头游荡的人提供一个可以取暖、喝口热水的地方。

他还在南方的城市里,亲手登记过第一批守温点的名单。

但随着官方“安宁管理总局”的成立和局势的初步稳定,这些民间自发的站点大多都已解散。

停用,意味着这里已经回归了它作为一栋废楼的本质。

可如果已经停用,那个凶恶的“订单”又指向何方?

林小树推开吱呀作响的铁门,一股厚重的、混合着尘埃与铁锈的冰冷空气扑面而来。

楼梯间里堆积着杂物和垃圾,地面上覆盖着一层能印出脚印的灰尘。

他一步步向上走,脚步声在空旷的楼道里回荡,显得格外清晰。

然而,当他走到二楼拐角时,脚步却猛地顿住了。

这里的景象与别处截然不同。

楼梯拐角处那个半米高的水泥台,被人擦拭得干干净净,与周围厚厚的积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尘不染的台面上,静静地摆放着一只豁了口的白色瓷碗。

碗里,盛着半碗已经凝结成冻的冷粥。

林小树蹲下身,视线落在碗底。

碗下压着一张被水汽浸得有些发皱的泛黄纸条,上面用铅笔歪歪扭扭地写着一行字,笔迹稚嫩,像出自孩童之手:

“老王,今儿有白菜炖粉条。”

老王是谁?谁又在给一个死去多年的守温点送饭?

疑惑像一根冰冷的探针,刺入林小树的思绪。

他没有动那碗粥,而是退出了家属楼,在附近的老人活动中心打听起来。

提起“守温点”和“老王”,一个正在下棋的大爷抬起了头。

“你说的是王建国吧?以前厂里的锅炉工,倔老头一个。”大爷回忆道,“最早就是他张罗着把那栋废楼弄成守温点的。后来他家里人嫌这地方晦气,都搬去新区了,就他一个人守着。大概……是三年前吧,在医院里没的。”

病逝于医院。

这个信息让水泥台上的那碗冷粥显得愈发诡异。

林小树又找到了负责这片区域的电网抄表员,旁敲侧击地询问那栋废楼的电费情况。

“你说那鬼楼?”抄表员一脸古怪,“怪事儿。那楼的总闸早就拉了,但每个月还是有几度电的支出,不多,就一点点。我去查过好几次,好像就是二楼那个房间,灯总是在大半夜亮一小会儿。”

夜里会自己亮灯的房间。

林小树的心沉了下去。

当天晚上,他没有离开,而是像一尊雕像,潜伏在家属楼对面的阴影里。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午夜降临。

就在凌晨一点钟声敲响的瞬间,异变陡生。

二楼那个正对着楼梯拐角的房间,门缝下,毫无征兆地渗出了一丝暖黄色的微光。

光线很弱,却像一把锋利的刀,划破了浓稠的黑暗。

紧接着,一阵极其轻微的、锅铲与铁锅摩擦的声音,从门后传来。

一下,两下……像是有人在慢条斯理地翻炒着什么。

林小树屏住呼吸,悄无声息地潜入楼内,猫着腰来到二楼那扇紧闭的房门前。

他不敢推门,只是将眼睛凑到那条狭窄的门缝上。

屋内的景象让他浑身的血液都几乎凝固。

灶台上,一口硕大的黑铁锅正“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锅里的白粥翻滚沸腾,米粒在蒸汽中上下浮沉。

然而,灶台下却是漆黑一片,根本没有火!

锅在无火自沸。

林小树甚至能闻到一股淡淡的米香,混杂在陈腐的空气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