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禁睡区 > 第289章 吃得最慢的人,才是赢家

第289章 吃得最慢的人,才是赢家(2/2)

目录

医生们称那个点为“守温点”,但谁也解释不清那是什么。

陈三皮知道,那是这片小型“共情生态”的核心。

真正的验证,在一个星期后的深夜到来。

一场突如其来的雷暴切断了整个片区的电力,备用发电机也因为线路短路而失灵。

养老院瞬间陷入一片死寂的黑暗。

最致命的是,重症监护室里几位依赖呼吸机维生的老人,氧气设备停止了工作!

备用氧气瓶撑不了多久,护士们的惊叫和家属的哭喊混成一团。

就在所有人都陷入绝望时,异变发生了。

黑暗中,那些遵守着“饭饭”规矩的老人们,无论清醒还是糊涂,竟不约而同地从床上坐起。

他们像是被无形的丝线操控的木偶,动作整齐划一,从枕头下摸出自己的那只陶碗,颤颤巍巍地走向走廊中央。

吴桂芳不知从哪儿搬来一口巨大的陶锅,放在正中。

老人们围着陶锅,沉默地,一个接一个,将自己口中那份珍藏了一天的饭渣,吐入锅中。

没有火,没有电。

当最后一份饭渣落入锅底,整锅混合着几十份记忆与情感的米饭,竟开始无火自热。

一股浓郁的、带着米香和草木清气的乳白色雾气,从锅中蒸腾而起,迅速弥漫了整个楼层。

奇迹发生了。

监护室里,连接着便携血氧仪的护士发出惊喜的尖叫:“天哪!张大爷的血氧值……稳定了!还在回升!”

“李奶奶的也是!92……93了!”

那乳白色的雾气仿佛是最高效的天然制氧剂,吸入雾气的人,无论是病人还是健康者,都感觉胸口的窒闷一扫而空。

它不仅提供了氧气,更像是在抚慰每一个濒临崩溃的灵魂。

危机解除后,陈三皮在吴桂芳的允许下,翻阅了养老院十几年的护理记录。

一串冰冷的数字让他心头巨震:实行“反哺食”以来,这里老人的平均寿命比全市同类机构高出了整整2.3年。

更关键的是,他们中极少有人最终陷入永久的“禁睡”。

他们的死亡大多平静而安详,临终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惊人地一致。

“我吃饱了,该轮到他们了。”

陈三皮豁然开朗。他彻底明白了“规则正在被重塑”的含义。

这不是亡者单方面依靠生者的供养苟延残喘,而是一种全新的共生契约!

生者通过“反向施食”这一仪式,将自己的思念与“我还活着”的生命力传递给亡者;而亡者的执念,则化为一种看不见的守护力量,锚定住生者的灵魂,帮助他们对抗“里世界”的致命吸引。

这是一场以亲情和记忆为纽带的双向救赎。

临走前,吴桂芳叫住他,递过来一碗用文火慢熬、几乎化成糊状的特制米粥。

“你也含一口吧,”她平静地说,“说不定哪天,能救个人,或者救你自己。”

陈三皮看着碗里那团散发着柔和光晕的米糊,犹豫片刻,舀了一小勺,放进嘴里。

他没有咀嚼,只是用舌头将它抵在上颚。

一股难以言喻的温暖,混杂着几十种不同的人生滋味,瞬间包裹了他的味蕾。

当天深夜,陈三皮在城郊一家廉价旅馆的床上猛然惊醒。

他清晰地感觉到,口中的那团饭糊,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吸管抽走了一部分,变轻了。

他翻身下床,望向窗外。

昏黄的路灯下,一个穿着补丁连衣裙的小女孩虚影,正站在光晕里,低着头,小口小口地咀嚼着什么。

片刻后,她抬起头,隔着几十米的距离,朝陈三皮的方向,露出了一个羞涩而感激的微笑,点了点头,身影便悄然淡去。

陈三皮没有去擦拭嘴角残留的饭渣,任由那股混杂着米香和暖意的气息,顺着喉咙,缓缓滑入四肢百骸。

第二天清晨,他打开手机,删掉了所有关于养老院的观察笔记和录音。

他知道,这些东西已经没有意义了。

他在备忘录里,只写下了短短一行字:

“吃得最慢的人,记得最久。”

他收拾好行囊,走出了旅馆。

阳光下,他感觉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发生了一种微妙而深刻的改变。

他不再只是一个投喂鬼神的外卖员,更像是一根可以被接入那张无形“共情之网”的导线。

他忽然明白,这种诞生于暮年,以回忆为食粮的契约,或许并非只属于行将就木的老人。

它的力量,也许在某些地方会更加纯粹,更加炙热。

不是在时间的终点,而是在一切被摧毁的起点。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