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再见仍是心上人 > 第125章 电影的邀约

第125章 电影的邀约(1/2)

目录

周五的傍晚,天色将暗未暗,城市华灯初上。启明星集团A市分公司的市场部办公区内,灯火通明,与窗外渐浓的暮色形成了两个世界。大部分员工已经收拾东西离开,享受为期两天的短暂休憩,只有零星几个工位还亮着灯,伴随着断续的键盘敲击声。

林小溪的工位就是其中之一。

她面前的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数据、图表和文字几乎占满了整个界面——那是“晨曦计划”市场开拓板块的初步框架报告。顾言琛在项目启动会上那句“我需要你全力以赴,向我证明我的决定没有错”言犹在耳,像一道紧箍咒,让她不敢有丝毫懈怠。仅仅是初步框架,他已经提出了三轮修改意见,每一次都精准地戳中她思考的盲区,逼得她不得不查阅更多资料,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桌角,那杯下午冲泡的咖啡早已冷透,深褐色的液体表面凝结了一层薄薄的膜。她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视线有些模糊地扫过屏幕上又一个需要核实的数据来源标记,感觉精力快要被榨干。胃部传来一阵轻微的抽搐,提醒她错过了晚餐时间。

就在这时,放在鼠标旁边的手机屏幕忽然亮了起来,嗡地震动了一下。

小溪疲惫的目光扫过去,是陈默发来的微信消息。

「小溪,下班了吗?这周末有空吗?我记得你之前提过想看那部《回响》,正好这周末上映了,要不要一起去看看?(附上一个可爱的笑脸表情)」

文字后面,还贴心地附上了电影的宣传海报和附近影院的排期截图。

看着屏幕上那温和的邀请和轻松的语气,小溪紧绷的神经似乎有了一瞬间的松弛。和陈默相处,确实不需要像面对顾言琛那样,时刻提着心,吊着胆。他就像一阵和煦的春风,总能恰到好处地带来慰藉,不会给她任何压力。

她几乎能想象到,坐在电影院里,沉浸在别人的故事里,暂时忘记“晨曦计划”,忘记顾言琛那些苛刻的要求,忘记职场的是是非非,该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

她的手指下意识地移向键盘,准备回复“好啊”。

然而,目光不经意间再次落到电脑屏幕上,那个标注着“顾言琛-最终审阅”的文件夹图标,像一盆冷水,瞬间浇熄了她心头刚刚升起的那点微弱的火花。

最终审阅。这意味着,下周一早上,这份报告必须毫无瑕疵地出现在顾言琛的邮箱里。以他那种吹毛求疵的风格,这个周末,她注定要与这些数据和文字为伴了。别说看电影,能按时吃饭睡觉恐怕都是奢望。

一股深深的无力感和疲惫感席卷而来。她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再缓缓吐出。再次睁开眼时,她眼底那点因为陈默消息而亮起的光彩已经黯淡下去。

她拿起手机,指尖在冰冷的屏幕上敲击着回复:

「抱歉,陈默。这周末恐怕不行了,项目任务很重,需要加班赶报告。(附上一个无奈的表情)」

消息发送出去后,她将手机屏幕朝下扣在桌面上,仿佛这样就能隔绝掉外面那个充满诱惑的、属于正常人的休闲世界,强迫自己重新回到这令人窒息的工作牢笼里。

几乎是在她放下手机的下一秒,嗡嗡的震动声再次传来。

她犹豫了一下,还是翻过手机。

陈默的回复很快,语气里没有丝毫被拒绝的不快:

「没关系,工作要紧。那部电影应该会上映一段时间,等你忙完这阵子我们再约。加班也别太辛苦,记得抽空吃饭,注意休息。」

文字的末尾,依旧是一个温暖的笑脸。

看着这条体贴入微的回复,小溪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戳了一下,泛起一阵微酸而复杂的涟漪。有感激,有愧疚,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动摇。

感激于他的理解和包容,愧疚于自己一次次拒绝他的好意,动摇于……这种被人温柔惦记、细心关怀的感觉,与另一边那个人带来的冰冷、高压和永无止境的要求,形成的反差实在太过强烈。

顾言琛会关心她吃没吃饭吗?会提醒她注意休息吗?

不,他只会关心报告的逻辑是否严密,数据是否精准,结论是否具有前瞻性和杀伤力。在他眼里,她似乎只是一个为了达成项目目标而存在的工具,需要被不断打磨、淬炼,直到符合他的标准为止。

这种毫不留情的“鞭策”,让她疲惫不堪,却也隐隐刺激着她的好胜心。她不想被他看扁,不想辜负那个被他亲自点将的机会,哪怕这个机会背后可能隐藏着她不愿深思的动机。

她甩了甩头,试图将这两份截然不同的“关心”从脑海里驱逐出去。现在不是比较的时候,完成工作才是第一要务。

她给陈默回复了一个简单的「谢谢,你也是。」然后再次将手机扣下,目光重新聚焦到电脑屏幕上。

……

与此同时,总裁办公室。

顾言琛同样没有离开。宽大的办公桌上,文件堆积如山。他刚刚结束一个与海外分公司的视频会议,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倦意,但眼神依旧锐利。

他抬手松了松领带,端起手边已经凉掉的咖啡喝了一口,苦涩的滋味在舌尖蔓延。目光落在电脑右下角的时间显示上,周五,晚上八点十七分。

他几乎是下意识地,点开了公司内部通讯软件,找到了市场部的在线状态列表。大部分人的头像都是灰色的,显示已离线或离开状态。他的目光在那个熟悉的、名字旁边亮着绿色指示灯的头像上停留了几秒。

林小溪。还在。

他修长的手指在鼠标上无意识地敲击了两下,深邃的眼眸里看不出什么情绪。他点开与她的邮件往来记录,最新一封是她下午五点左右发送的“晨曦计划市场框架V3.2版”,请求审阅。

他点开邮件,下载附件,快速地浏览起来。

报告比之前的版本又厚了十几页,补充了大量的市场调研数据和竞争对手的深度分析。能看得出来,她确实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很多细节都处理得比之前更加完善。

但是,还不够。

他的目光精准地捕捉到了几个关键点。关于目标用户画像的描绘,还是过于笼统,缺乏具象化的场景支撑;关于渠道投放的预期效益测算,模型过于理想化,没有充分考虑市场波动和竞争对手反击的可能性;关于风险预案部分,虽然列出了几条,但应对措施的可行性和资源投入评估明显不足……

他微微蹙眉。

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她的思维还没有完全跳出执行者的框架,上升到战略决策者的高度。她能看到问题,但给出的解决方案还不够狠,不够绝,缺乏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断力。

而这,恰恰是执掌“晨曦计划”市场板块最关键的能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