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矛盾的‘古人’!(2/2)
“没错。”
吴良的回答简短而有力。
太和公的呼吸瞬间急促起来,连忙追问:“那你可知大周与大唐?”
他在天庭为官多年,自然知晓同为华夏,出自同一个世界的大周与大唐,既然对方同样是华夏正统,那么对方大概率也知道大周与大唐。
“自然知晓。”
吴良颔首,“这两个朝代,皆是我华夏历史中真实存在的时期,是我们的先祖。”
他顿了顿,看向太和公,补充道:“同样,晚辈也知晓前辈的身份——战国时期吴国名厨,尤擅水产烹饪,‘炙鱼’一绝,深受吴国王室喜爱。”
见太和公眼中闪过惊讶,吴良继续道:“或许寻常人对‘太和公’之名不甚熟悉,但提及‘鱼腹藏剑’的典故,我族后辈大多知晓。专诸刺吴王僚时,藏匕首于鱼腹之中,那尾鱼,便是出自前辈之手。”
“哈哈哈!好!真好!”
太和公听完,猛地抚掌大笑,眼中满是怀念与欣慰,“没想到时隔这么多年,还有后辈记得这些旧事。如此看来,你当真是我的后辈了!”
他看向吴良的目光彻底变了,先前的鄙夷荡然无存,只剩下认可与赞赏,“你很不错,没有堕了华夏的威名!”
笑罢,他热情地发出邀请,同时话语中不无遗憾:“此地不对,日后你若去天庭,一定要来粮神殿找我!老夫亲自给你做炙鱼,让你尝尝真正的华夏风味,可比敖广这等粗陋厨艺强百倍!”
“多谢前辈美意,晚辈若有机会去天庭,定会登门拜访。”
吴良拱手回应,语气带着几分晚辈对长辈的敬重。
短短片刻,两人的态度便从针锋相对变得和睦友善,这一幕看得敖广等人目瞪口呆。
敖广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悄悄松了口气,元君也露出了释然的笑容,连敖辛都忘了之前的不满,好奇地打量着太和公。
可这份轻松并未持续太久。
太和公脸上的笑意如同被骤雨浇熄的火苗,瞬间收得一干二净。
他像是被猛然拽回现实的梦中人,眉头拧紧,神色陡然变得严肃。
先前与吴良畅谈华夏旧事的热络,此刻已荡然无存。
他想起敖广方才的介绍,又看向吴良,抬手拱手,语气里多了几分郑重:“老夫托大,称你一声贤侄可否?”
吴良亦拱手回礼,神色谦和却不失分寸:“前辈年长,又同为华夏苗裔,理当如此。”
“哈哈哈,好!吴良贤侄!”
太和公眼中闪过一丝短暂的暖意,随即又被公事的凝重覆盖,“可惜老夫此行身负天庭交办的重任,今日暂且不能与你多叙旧情,需先办正事。”
吴良心中暗叹。
这位古人前辈当真是性情多变,前一刻还因“华夏同源”笑得爽朗热情,下一刻便切换回冰冷的公务模式。
从太和公踏入大殿起,他便屡屡被对方的态度颠覆认知:对敖广时,是不可一世的狂妄;提及华夏时,是发自内心的维护;此刻面对公务,又成了一丝不苟的天庭仙吏。
吴良一时竟摸不准这位前辈的本性,只能顺势颔首:“前辈请自便,晚辈在此等候便是。”
太和公不再耽搁,身形一转,目光如利剑般重新落在敖广身上。
方才对吴良的温和彻底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公事公办的威严,连语气都冷了几分,带着不容置喙的压迫感:“敖广,本官此次前来,可不是为了管你这东海蹩脚的厨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