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读心暴君?不,我是中兴明主5(2/2)
荣瑄仔细看完,小脸严肃:“皇兄,贪墨军饷,动摇军心,罪大恶极,应按律严惩!”
荣晖点点头,又问:“那若查证属实,是否只需惩处这都督一人即可?”
荣瑄想了想:“其党羽也应一并查处!”
“还有呢?”荣晖引导着,“凉州地处边陲,军政繁忙,为何会出现贪墨?是监管不力?是粮饷拨付本就不足?还是其人有何不得已之苦衷?严惩之后,又该派何人接任?如何避免继任者重蹈覆辙?如何安抚边军将士?”
一连串的问题,让荣瑄陷入了沉思。他这才明白,一道简单的处罚命令背后,竟有如此复杂的牵扯。
荣晖耐心道:“为君者,眼中不能只有是非对错,更要有全局和平衡。律法要严,但也要洞悉人情世故,根除弊病之源。罚,是为了儆效尤,更是为了求善治。”
荣瑄若有所悟,重重地点了点头:【皇兄思虑竟如此深远。】
除了政务,荣晖更注重培养荣瑄的品德。他带荣瑄微服出宫,体察民情,看看京城的繁华,也去看看贫民区的困苦;让他去听听市井小民的闲聊,了解百姓真正的喜怒哀乐。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皇家之富贵,天下万民供养。若不能体恤民情,为民做主,终有一日会被民情反噬。”荣晖看着街上为生计奔波的人们,对荣瑄谆谆教导。
荣瑄看着那些与他锦衣玉食截然不同的生活,眼神中渐渐多了悲悯和责任。【原来,皇帝不仅仅是拥有至高权力,更肩负着天下万民的生计。】
荣晖还为荣瑄精心挑选了新的老师团队——不仅有学问渊博、品德端方的大儒,教授经史子集;还有精通实务的官员,讲解吏治民生;甚至安排了退伍的老卒,讲述边关故事,培养其尚武精神。
他要培养的,不是一个只会读书的太子,而是一个真正懂得如何治理国家的接班人。
秋高气爽,一年一度的秋狝大典如期举行。
此次不同于上次狩猎,更多了几分宣示武力、与民同乐的意味。荣晖特意带上了荣瑄和一些年轻官员,也包括了逐渐在工部站稳脚跟的苏妙(。
狩猎过程颇为顺利,收获颇丰。然而,在一次围猎中,却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一名急于在皇帝面前表现的年轻武将,为了抢夺一只被荣瑄看中的鹿,竟不顾狩猎规矩,纵马冲撞了荣瑄的马匹,险些导致荣瑄坠马!虽然荣瑄及时控住马匹,并未受伤,但受惊不小。
那武将吓得脸色惨白,跪地请罪。
在场众人皆屏息凝神,等待皇帝发作。尤其是那些心中本就对皇帝重用文官、改革军制有所不满的武将,更是紧张,【陛下是否会借此重惩武人?】
荣晖面色沉静,并未立刻发作。他先关切地询问荣瑄是否受伤,确认无事后,才看向那跪地的武将。
通过读心术,他知晓此人并非有意谋害,纯粹是争功心切,鲁莽行事。但其行为,确实反映了军中部分年轻将领浮躁骄横的风气。
“争功冒进,罔顾法纪,冲撞皇子,该当何罪?”荣晖声音不高,却带着威严。
“臣……臣罪该万死!”武将叩头不止。
“念你往日有功,此次亦非故意,死罪可免。”荣晖话锋一转,“然,罚不可免。削去此次所有赏赐,官降一级,调往北疆前线,从小卒做起,戴罪立功。你可能心服?”
这个处罚,既严厉又给了机会。那武将本以为不死也要脱层皮,闻言如蒙大赦,连连叩头:“臣心服口服!谢陛下隆恩!必当戴罪立功,以报陛下!”
荣晖目光扫过全场武将,沉声道:“朕希望诸位记住,勇武乃军人之本,但军纪更是军队之魂!恃勇而骄,目无法纪,非朕所求之将才!大燕需要的是能守疆卫土、令行禁止的虎狼之师,而非争功内耗的乌合之众!今日之事,望尔等引以为戒!”
一番话,敲打了军中浮躁之气,明确了皇帝的底线和期望。众武将心中凛然,纷纷躬身:“臣等谨记陛下教诲!”
经过这个小插曲,秋狝后续顺利进行。荣晖借此机会,再次向朝野展示了他驾驭局面的能力和清晰的治军思路。
苏妙在一旁看着,心中感慨万千。【这个皇帝,真的好厉害……赏罚分明,恩威并施,好像什么都看得透透的。】她越发觉得,自己那点穿越者的先知,在真正的帝王心术和时代洪流面前,显得如此微不足道。她开始更加安心于在工部搞她的“技术研发”。
而荣瑄,则从这次事件中,更深切地体会到了皇兄处理事务的权衡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