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像抢钱一样(2/2)
玛丽亚兴奋坏了,她最喜欢的就是逛街游玩。
索菲亚虽然对这些并不是那么渴求,但是有的话也非常乐意接受。
除了陪美女游玩逛街,潘佑军最大的精力还是在寻找当地合作者的行动上。
依靠在莫斯科的经验,他在圣彼得堡采取了相同样的方式。
最终确定了三家合作商。
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的忙碌,终于把他手里最后大约40来万的货物销售出去。
同时玛丽亚的护照和索菲亚的留学手续也办清了。
潘佑军便带着她们两个准备回国。
到了京城,潘佑军带着她们两个人住到他买的那处四合院之中。
从没有出过国更没有来到中国的两个俄罗斯美女,来到京城之后看什么都新鲜。
90年的京城,大街上人流熙攘,大多数人还都是骑自行车,路上的车辆不多一点也不拥挤。
这个时候大部分汽车都是公家单位的,私家车数量不多,大多数以桑塔纳,捷达,夏利为主。
别看不起现在的桑塔纳和捷达。
一辆捷达的价格也在17万多,桑塔纳在20万左右,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够拥有的。
京城的满大街跑的出租车还都是黄色的面包车。
总体上来说如果不是因为苏联解体造成的动乱,京城并不比莫斯科好上多少。
不过现在京城人吃喝不愁,至少在生活上要比莫斯科和圣彼得堡那里的市民更显得衣食无忧。
看到古色古香的四合院,玛丽亚高兴的乱跑。
她拉着索菲亚在院子里各个房间里逛了一遍,一路上和索菲亚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安排好了她们两个之后,潘佑军马不停蹄开始招聘人手,增加公司里的员工数量。
以前公司也就七八个人,大部分都是业务员。
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从全国各地挑选合适的货源。
如今他从俄罗斯带回来了许多当地产品,比如说相机,冰鞋等。
这些货物当然也要销售出去。
不过这毕竟是国内,也不用再像在俄罗斯,还需要找别人合作分薄利润。
他准备用自己公司的员工往外销售,所以自然就要增加人手。
这些俄罗斯产品利润也非常高,转手一卖又是一倍的利润。
经过粗略估算,他这次倒腾的100多万货物,在俄罗斯倒手转了这么一圈获利非常大。
把所有俄罗斯商品售卖出去之后,除去各种消耗,比如说税款,运输费用,还有走关系的花销等等,大致能回笼资金450万。
跑出本金120万,一趟下来纯利就到达了300多万。
和俄罗斯合作者沟通的是每两个月供一次货,如果顺利的话一年就是1,800万的收入。
果然做倒爷就是牛逼,竟然有这么丰厚的回报。
而且这还是以100多万为本金的基础,如果增加本金那么回报还会更大。
这简直是像抢钱一样!
又忙活了半个来月,他终于清闲下来。
公司现在也算是初具规模,有20多人。
除了会计,内勤,大部分都是业务员。
他们需要在全国各地到处跑。
现在除了筛选合适的货源,又增加了往外销售俄罗斯产品的业务。
公司初步稳定之后,潘佑军也不再投入过多的精力。
他是一个享乐主义者,公司有了员工自然就要让他们来干活。
他这个老板可不当老黄牛。
再说那些俄罗斯货物在国内也是抢手货,销售起来压力并不大。
处理完公司的事情,他终于可以轻松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