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皂坊初开业遇冷 巧赠贵人破僵局(2/2)
“比如,城里的富户、乡绅、官吏家眷,还有……像师母、赵师姐(林婉馨母亲)、县令夫人这样的官宦女眷。”陈彦缓缓说道,“对于她们而言,一百文或许只是一盒胭脂、一束鲜花的价钱。但一块好用的肥皂,却能带给她们更舒适的沐浴体验、更洁净的肌肤、更优雅的体香,以及……一种区别于常人的身份象征。”
“身份象征?”陈延岳似懂非懂,他觉得大侄子说的话越来越深奥了。
陈彦知道,跟三叔讲“消费心理”、“目标客户定位”这些现代营销概念是对牛弹琴。他换了一种更直接的说法:“简单说,就是咱们要把肥皂,当成一种‘好东西’,送给那些‘用得起好东西’的人先用。只要她们用了觉得好,自然会口口相传,到时候,不怕没人来买。”
“送?”陈延岳一听,声音都提高了八度,“大侄子!咱们本钱都收不回来,还要白送?这……这岂不是亏得更厉害?”
“不是白送,”陈彦笑了笑,“是‘试用品’。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三叔,你信我,照我说的做。明天一早,你让作坊的婶婶们,用最好的猪油,加入多一些的桂花和薄荷香料,再做一批特别香的、品相最好的肥皂出来,用干净的油纸包好,给我准备几块。”
陈延岳虽然满心疑惑,但看着侄子那笃定的眼神,想起他以往创造的种种奇迹,一咬牙:“成!三叔信你!我这就去安排!”
第二天一早,陈彦的书包里,除了书本,多了几块用干净油纸精心包裹、散发着浓郁香气的特制肥皂。
放学后,他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先来到了赵府内院,拜见师母赵夫人。
赵夫人正在窗下绣花,见到爱徒来了,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彦儿来了,今日功课可还顺利?”
陈彦恭敬行礼:“劳师母挂心,一切安好。弟子今日来,是有一物想请师母品鉴。”说着,他从书包里拿出一块用油纸包好的肥皂,双手奉上。
“哦?这是何物?”赵夫人好奇地接过,打开油纸,一股清雅的桂花混合着清凉的薄荷香气便扑面而来,让人精神一振。只见一块淡黄色、质地细腻均匀的方形物事呈现在眼前。
“师母,此物名为‘肥皂’,是弟子家中依古法所制,用于洁面沐浴,去污留香之效远胜皂角。”陈彦解释道,“弟子想着师母平日操持家务,接触油烟笔墨,此物或能略尽绵力,让师母盥洗时更觉清爽舒适。您不妨一试。”
赵夫人拿着这块精致的肥皂,闻着那沁人心脾的香气,又听说是弟子家中自制、一片孝心,心中十分受用。她本就喜爱洁净,对这新鲜物事颇感兴趣,笑道:“彦儿有心了。这物件看着就清爽,香味也雅致。难为你想着师母。好,我今晚沐浴时便试试。”
离开赵府,陈彦又来到了大师姐赵露(赵夫人大女儿)暂时居住的厢房。赵露正在教女儿馨儿女红,见小师弟来访,有些意外。
陈彦同样恭敬地送上肥皂,并说明了用途:“……师姐从邻县归来,一路舟车劳顿,此物或可解乏净身,望师姐不弃。”
赵露是读书人家的女儿,性情温婉,见多识广。她拿着这块香气宜人、做工细致的肥皂,眼中露出惊讶和欣赏之色。她不像普通村妇,更能体会到这物件背后蕴含的巧思和品味。她微笑着收下,温言道:“小师弟费心了。这肥皂瞧着便是不凡,师姐定要好好试试。若果真如师弟所言,倒真是件实用的好东西。”
最后,陈彦来到了县衙后宅,求见县令夫人周氏。这需要一些勇气,但陈彦镇定自若,通过门房递了话,说是赵举人弟子陈彦,有家制小物敬献夫人。
周夫人听闻是丈夫好友赵举人的弟子,又是近来颇有名气的“神童”,便好奇地见了。陈彦依旧恭敬地奉上肥皂,言辞得体:“家母偶得古方,制成此‘肥皂’,洁肤去污颇有奇效,且留有淡香。小子想着夫人持家辛劳,此物或可稍解烦腻,特冒昧献上,聊表敬意,万望夫人笑纳。”
周夫人身份尊贵,什么好东西没见过?但眼前这孩童举止从容,谈吐清晰,所献之物又确实新颖雅致,香气不俗,不由生出了几分好感。她让丫鬟接过肥皂,温和地说了几句勉励的话,便让陈彦退下了。
做完这一切,陈彦才背着轻轻了许多的书包,踏着夕阳返回家中。他知道,种子已经播下,接下来,就是等待开花结果的时候了。他相信,对于这些生活优渥、注重生活品质的女性来说,一块好用的肥皂,所带来的体验提升,足以让她们成为“陈记皂坊”最有力的活广告。
而店铺里,望眼欲穿的陈延岳,还在苦苦等待着侄子的“妙计”能够奏效,挽救这濒临绝境的生意。
------
(第五十六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