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 > 第154章 归家细述惊魂事 长辈怜惜定芳心

第154章 归家细述惊魂事 长辈怜惜定芳心(1/2)

目录

陈彦的平安归来,如同一剂最有效的良药,让陈家上下悬着的心彻底落了地。王老太君和张氏经过一夜安睡,又有陈彦在旁悉心宽慰,第二日气色便大为好转,已能下床走动。

一家人围坐在堂屋,劫后余生的庆幸与团聚的喜悦交织,气氛温馨而热烈。陈满仓老爷子看着精神奕奕的孙子,终于问出了憋在心里一整天的问题:“彦儿,临安府那边……到底是怎么回事?倭寇真的打进去了?你又是如何脱险的?还有这位苏姑娘……”他的目光温和地看向安静坐在一旁的苏幕婉。

此言一出,全家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陈彦身上,连在一旁玩耍的陈秀和陈康也竖起了耳朵。

陈彦知道此事终究要说明白,他深吸一口气,神色变得郑重起来:“爷爷,奶奶,爹,娘,二叔,三叔,此事说来话长,也颇为惊险。”

他先从与同窗游江,无意中发现倭寇细作,探得倭酋山本一绝欲在观潮日袭杀官绅、祸乱临安的巨大阴谋说起。听到这里,全家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王氏更是紧紧攥住了扶手。

“孙儿深知事态紧急,百万生灵危在旦夕,便与赵修远、刘畅等诸位同窗联名,赶往镇江府求见镇守使余文远大人,陈情利害,恳请发兵。”陈彦语气平稳,但提及当时的紧迫,仍让人感到心惊。

“然而,余大人起初认为证据不足,且调兵干系重大,并未应允。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眼看观潮时辰将至,情急之下,孙儿……孙儿不得已,行了一步险棋。”他略一停顿,看到家人紧张的神色,继续道,“孙儿设计,暂时制住了余大人,取得了调兵兵符。”

“啊!”张氏吓得捂住了嘴,陈延峰也是脸色发白。他们虽不知兵符具体为何物,但也知道抢夺官府信物是何等大罪!

“孙儿持兵符,与周勃将军赶往镇江大营,调集精锐,疾驰临安。”陈彦加快了语速,“抵达钱塘江口时,倭寇果然已开始登岸,部分贼人甚至劫持了观潮的百姓和官船!形势万分危急!”

他描述了当时江面上的混乱与血腥,官军如何与倭寇浴血奋战,自己又如何与石头等人冒险登上被劫持的官船,解救被困的百姓,其中就包括了苏幕婉姑娘。

“当时苏姑娘与其他几位女子被倭寇囚于舱底,险遭不测。幸得石头勇猛,我们合力杀散了看守的倭寇,才将她们救出。”陈彦说到此处,看向苏幕婉,眼中带着感激与一丝后怕。

苏幕婉感受到众人的目光,微微低下头,轻声道:“若非陈公子与石头大哥及时相救,幕婉早已……不堪设想。”

众人闻言,对苏幕婉的遭遇同情不已,也对陈彦的英勇暗自赞叹。

陈彦接着讲述了后续的战事,官军如何最终击溃倭寇,焚毁其战船,迫使其残部遁逃。但也提到了许杰等将士为保护他而壮烈牺牲,语气沉痛。

最后,他才说到自己因“抢夺兵符”之罪被羁押,以及后来太孙殿下现身,以“奉密令”为由为他脱罪,并最终平反昭雪、论功行赏的经过。

一番叙述,波澜起伏,惊心动魄,听得陈家人时而紧张屏息,时而惊呼出声,时而扼腕叹息,时而又拍案叫好。他们万万没想到,儿子(孙子)在省城不仅经历了科举大考,更亲身参与并主导了这样一场关系千万人性命的平叛之战!

叙述完毕,堂屋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这惊险的经历深深震撼。

陈彦看向苏幕婉,语气格外诚恳:“此次孙儿能够脱险,并得以迅速康复,太孙殿下明察秋毫,以及石头拼死护卫外,多亏了苏姑娘。我昏迷期间,苏姑娘不辞辛劳,日夜悉心照料,端汤送药,无微不至。此恩此德,陈彦没齿难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