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太孙邀游览帝京 榜前初遇傲黄生(2/2)
从琉璃厂出来,日头已近中天。一行人信步来到一座横跨洛水、气势恢宏的石桥之上。凭栏远眺,但见洛水浩浩汤汤,舟楫往来如梭,远处宫殿楼台的飞檐翘角在春日下闪烁着金光,整座城市巨大的轮廓在眼前铺陈开来,一种雄浑壮阔的帝都气象令人心旌摇曳。
“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柳云卿不禁抚须感叹,引用了《论语》中的句子来形容眼前景象。赵修远也看得目眩神迷,连连咋舌:“乖乖,这洛阳城,真是……真是了不得!”
就在这时,他们走到了桥头一处异常热闹的街口。只见一群人正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一面巨大的粉壁,指指点点,议论纷纷。粉壁顶端,贴着一张异常醒目的朱砂红纸,上面用浓墨写着几个大字——“甲辰科会试会元概率榜”!
赵宸用手中的折扇遥遥一指那红榜,对陈彦笑道:“维岳,你可知你如今在这京城之中,已是声名鹊起?瞧见没有,在这等坊间开出的盘口上,你可是高居魁首,是本届会元最大的热门。不知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你,想看看你这‘连中四元’的才子,能否在洛阳续写传奇,连夺五元呢!想必近日,暗中想找机会与你‘偶遇’结交的各方人物,不在少数。”
陈彦顺着赵宸指的方向望去,果然见那榜单首位赫然写着“两浙路解元陈彦”几个字,名字后面还跟着估算的赔率。他心中并无多少喜悦,反而感到一股无形的、沉甸甸的压力扑面而来。天下英才汇聚于此,藏龙卧虎,这虚名如同烈火烹油,岂是易承之重?他苦笑着摇头:“赵公子说笑了,此等坊间戏言,不过是好事者博人眼球罢了。天下英才济济,群星璀璨,陈某萤火之光,岂敢妄自尊大?唯有兢兢业业,尽力而为罢了。”
“诶,虚名也好,实至名归也罢,总之你现在是风口浪尖上的人物。”赵宸凑近些,压低声音,带着几分熟稔的戏谑道,“不瞒你说,我可是在你身上押了不少彩头,赌你必中会元。维岳,你若是失手,害我输了,回头可得请我吃酒赔罪才行。”他巧妙地用“吃酒赔罪”替代了具体的银钱数目,既表达了亲近,又不失分寸。
陈彦闻言,知是玩笑,心中温暖,刚想开口回应这份善意,话未出口,却冷不防被身旁一个清朗却带着几分倨傲意味的声音打断:
“这位兄台,若想稳赚不赔,买他还不如买我。”
众人皆是一怔,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着月白杭绸儒衫、头戴同色方巾的年轻士子,不知何时已悄然站在近旁。此人身材高瘦,面容颇为俊朗,鼻梁挺直,嘴唇微薄,但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双微微上挑的凤眼,眸光明亮却带着一股毫不掩饰的、仿佛与生俱来的傲气,顾盼之间,似乎周遭繁华皆如无物。他目光先是扫过赵宸(并未认出其身份),带着一丝审视,最后精准地落在陈彦身上,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带着明显挑战意味的弧度。
赵宸眼中闪过一丝极快的讶异,但瞬间便恢复如常,脸上依旧挂着温和的笑意,仿佛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折扇轻敲掌心,笑问道:“哦?看来这位兄台亦是自信非凡。还未请教高姓大名?”
那士子闻言,这才将目光从陈彦身上移开,对着赵宸方向随意地微微一揖。动作看似合乎礼节,但那挺得笔直的脊梁和微扬的下巴,却透着一股凌驾于人的疏离之气。“山东路解元,黄天道。”他的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每个字都带着一种理所当然的、不容置疑的自信,传入每个人耳中。
陈彦心中一动,原来是他,概率榜上紧随其后、排名第二的黄天道。他凝神看向对方,只觉此人不仅言语傲然,周身更似萦绕着一股锐利无匹、毫不收敛的气息,直冲霄汉,仿佛一柄已然完全出鞘的青锋剑,寒光四射,锋芒逼人,令人无法忽视。
黄天道的目光再次与陈彦相遇,平静之下,锐意迸发。喧嚣的街口仿佛瞬间安静下来,空气中弥漫开无形的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