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雷霆扫穴清暗桩 笑里藏刀削羽翼(1/2)
诸藩王奉旨离京,旌旗招展,车马辚辚,浩浩荡荡地离开了洛阳这座权力与风暴的中心。晋王赵睿走得平静,蜀王赵慎行得洒脱,汉王赵奢虽心有不甘,却也只得在圣旨催促下踏上了归途。京城表面似乎恢复了往日的秩序,但暗涌的激流,却在悄无声息地转向。
太孙赵宸站在东宫的高楼上,远眺着车队扬起的尘埃渐渐消散在天际,眼神锐利而冰冷。他转过身,对肃立身后的陈彦、刘畅、柳云卿以及几名心腹将领沉声道:“诸王已离京,猛虎归山,蛟龙入海。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汉王在京畿之地埋下的钉子,是时候一颗颗给他拔出来了!”
一场针对汉王赵奢在京城及周边势力的、迅雷不及掩耳的清洗行动,在太孙的亲自部署下,骤然展开!
首先遭殃的,是汉王暗中掌控的诸多产业。
洛阳西市,一家名为“锦绣阁”的绸缎庄,生意兴隆,门庭若市。这日,一队税吏在户部清吏司郎官(太孙安排)的带领下,突然闯入。领队郎官手持账册,面色冷峻,高声宣布:“锦绣阁涉嫌偷漏巨额税款,账目不清,现奉户部之命,即刻查封!所有账册、货物一律扣押,相关人员带回衙门讯问!”
掌柜的还想辩解,却被税吏直接按住。店内伙计惊慌失措,顾客四散。不过半日,这家日进斗金的店铺便贴上了封条,昔日繁华荡然无存。类似的情景,同时在多家与汉王府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酒楼、货栈、车马行上演。理由五花八门,或为“消防隐患”,或为“违规经营”,或为“涉嫌销赃”,但行动都异常迅速果断,根本不给对方反应和疏通的机会。这些店铺的掌柜、管事,多是汉王安插的亲信,此刻不是被拘押,就是被驱散。汉王耗费多年心血在京中布置的商业网络和情报据点,在短短数日之内,便被连根拔起,损失惨重。
紧接着,矛头直指汉王在朝中的依附势力。
翌日大朝会,气氛庄严肃穆。当各项常规议题议毕,一位监察御史(太孙阵营)手持玉笏,昂然出列,声音洪亮,响彻大殿:
“臣,监察御史周正,弹劾淮阴侯韩奎!”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皆是一静。淮阴侯韩奎,正是汉王赵奢的岳丈,掌着一部分京城戍卫兵马,虽非顶尖实权人物,但地位尊崇,是汉王在军中重要的倚仗之一。
龙椅上的皇帝微微蹙眉:“周御史,所劾何事?”
周正深吸一口气,朗声道:“臣弹劾淮阴侯韩奎三大罪!其一,玩忽职守!三日前,韩奎当值巡防北城,却于值守期间,擅离岗位,潜入其营房之内,与麾下军吏聚众饮酒作乐,直至深夜!置京城防务于儿戏!”
“其二,治军不严!其麾下军纪涣散,操练懈怠,兵甲保养不善,臣多次巡查,所见触目惊心!此乃渎职之罪!”
“其三,纵容家奴!其侯府家奴,仗势欺人,于东市强买强卖,殴伤良民,百姓怨声载道,有损朝廷声誉!韩奎身为主家,管教不严,难辞其咎!”
周正言辞凿凿,并当场呈上数份有巡城官兵、受欺百姓画押的证词,以及几名低级军官(已被太孙方暗中争取)的旁证。人证物证俱在,由不得韩奎狡辩。
韩奎站在班列中,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万万没想到,这看似寻常的饮酒作乐(以往也并非没有过),竟会在此刻被翻出,并且如此详尽地被当朝弹劾!他慌忙出列,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颤声辩解:“陛下!陛下明鉴!老臣……老臣那日只是……只是与部下小酌几杯,绝未耽误巡防啊!至于军纪、家奴之事,定是有人诬陷!请陛下为老臣做主啊!”
然而,太孙一系的官员岂会给他机会?立刻又有数名言官出列,纷纷附议,言辞激烈,要求严惩。就连一些中立官员,见证据确凿,也认为韩奎行为失当,有负圣恩。
高坐龙椅的皇帝,脸色阴沉下来。他近日正因为猎场刺杀案余怒未消,最见不得臣子懈怠渎职。韩奎身为侯爵、国戚,更是汉王岳丈,竟如此不知检点,在值守期间饮酒作乐,简直岂有此理!这不仅是渎职,更是打了他这个皇帝的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