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 > 第239章 密旨急召储君返 暗流涌动晋王谋

第239章 密旨急召储君返 暗流涌动晋王谋(2/2)

目录

“什么?!”太孙如遭雷击,猛地站起,脸色瞬间惨白!“皇祖父……晕倒了?!龙体……龙体如何?!”

“殿下放心!经太医全力救治,陛下当日便已苏醒!”钦差连忙道,“只是……只是陛下年事已高,此次急火攻心,凤体受损,需静心调养,短期内……已难以处理繁重朝政!首辅大臣与几位国公商议,国不可一日无君,为防局势有变,才请陛下下了那道密旨,急召殿下回京监国,以安天下之心啊!奴婢此前隐瞒,实乃奉首辅严令,恐消息泄露,引起朝野动荡,绝非有意欺瞒殿下!”

真相大白!太孙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心口如同被狠狠揪住!皇祖父不是生气,是病倒了!是因为得知四叔谋反的噩耗,气病的!而自己,竟还以为是皇祖父对自己不满!

无尽的愧疚、担忧、后怕,瞬间淹没了太孙!他想起离京时,皇祖父那殷殷嘱托和期许的目光,想起庐江城的惨状,想起皇祖父得知逆子作乱时的震怒与伤心……泪水,不受控制地涌上了他的眼眶。

“快!快备马!轻装简从,日夜兼程,以最快速度赶回洛阳!”太孙声音嘶哑,带着不容置疑的急迫,“孤要立刻见到皇祖父!”

“是!是!”钦差连忙应道。

太孙再也顾不得车驾仪仗,只带着最精锐的数十名亲卫,换乘快马,抛下一切不必要的辎重,如同疯了一般,朝着洛阳方向,开始了日夜不休的疯狂驰骋!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快!快!快回到皇祖父身边!

几乎在太孙星夜兼程北返的同时,并州,太原,晋王府。

密室内,晋王赵睿看着手中由吏部尚书李文渊通过秘密渠道送来的密信,脸色变幻不定。信中详细描述了皇帝因闻汉王谋反而晕厥、太孙被急召返京、以及太孙已击溃吴邪、汉王败退荆州固守的最新情况。

“父皇……竟然气晕了……召赵宸那小子回京监国……”晋王放下密信,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眼中闪烁着复杂难明的光芒。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乱了他原本坐山观虎斗、伺机而动的全盘计划。

他看向侍立一旁的慧明法师:“法师,情况有变。父皇病重,赵宸返京监国。老四败退荆州,苟延残喘。我们……是否该提前动了?若等赵宸在京城站稳脚跟,整合了资源,我们再想起事,恐怕就难了。”

慧明法师捻动着佛珠,昏黄的眼珠里精光闪烁,缓缓摇头:“王爷,稍安勿躁。陛下虽病,但未必……就此不起。太孙返京,看似监国,实则置身于京城各方势力漩涡中心,一举一动,皆在明处,未必是福。汉王虽败,然荆州根基尚在,凭借长江天险,足以拖住太孙麾下主力许久。”

他顿了顿,语气凝重:“此时我方若起兵,便是公然造反,天下瞩目。太孙可立刻以朝廷名义,调集天下兵马围剿。我军虽精,然面对天下精锐,胜算几何?一旦战事迁延,各地太守、刺史观望,甚至勤王,我军危矣。不如……继续隐忍,静观其变。待京城或有变乱,或荆州有失,太孙焦头烂额之际,再行雷霆之举,方为上策。”

晋王闻言,沉吟良久。慧明法师的分析,老辣而冷静。现在起兵,确实风险太大,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法师所言有理……”晋王点了点头,压下心中的躁动,“是本王心急了。那就……再等等!让岳丈在京城,多加留意,尤其是……父皇的病情!一有变化,立刻来报!”

“王爷英明。”慧明法师躬身道。

数日后,洛阳城已遥遥在望。

太孙赵宸不顾连日奔波的极度疲惫,风尘仆仆,直接驰入皇城,甚至来不及换下沾满尘土的戎装,便一路疾奔,冲向皇帝的寝宫——紫宸殿。

殿外侍卫、太监见到太孙归来,纷纷跪地迎接。太孙顾不上理会,径直推开殿门,冲了进去。

寝宫内,药香弥漫。龙榻之上,皇帝(太孙祖父)靠坐在软枕上,脸色依旧有些苍白,精神萎靡,但眼神已经恢复了清明。皇后(太孙祖母)正坐在榻边,亲自端着药碗,小心喂药。

“皇祖父!皇祖母!”太孙扑到榻前,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哽咽,泪水终于忍不住滑落,“孙臣……孙臣回来了!孙臣不孝,让皇祖父担忧,以致圣体违和!”

皇帝看到爱孙归来,眼中闪过一丝欣慰,虚弱地抬起手,示意太孙起身:“宸儿……回来了……好……回来就好……朕……没事……只是年纪大了,经不起……大气了……”

“皇祖父……”太孙握住皇帝枯瘦的手,感受到那手中的冰凉,心中更是酸楚难当。

“回来就好……京城……朝局……以后……就要多倚仗你了……”皇帝断断续续地说着,将目光投向太孙,那目光中,充满了托付,也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太孙重重点头,泣声道:“孙臣定当竭尽全力,为皇祖父分忧,稳定朝局,绝不负皇祖父重托!”

祖孙相见,场面令人动容。然而,谁都明白,从太孙踏进紫宸殿的这一刻起,帝国的权柄,已经悄然开始了交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