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 > 第248章 洛阳闻捷定封赏 荆州分田息纷争

第248章 洛阳闻捷定封赏 荆州分田息纷争(2/2)

目录

“诸位卿家,以为如何?”太孙问道。

众臣相视一眼,皆拱手道:“殿下圣明!臣等无异!”

“好!即刻拟旨,六百里加急,送往荆州,宣示恩赏!”太孙断然下令。

就在洛阳朝廷为荆州大捷论功行赏之际,荆州当地,陈彦推行的“授田于民”政策,却遇到了新的挑战。

战乱平息,秩序渐复,一些在汉王叛乱初期便闻风逃往外郡避难的原荆州豪族大户,开始陆续返回家园。然而,当他们回到故地,却发现自己的大量田产,已被官府依据“清查汉王逆产”的名义,收归官有,并部分分配给了无地少地的农户!

这些豪族顿时炸开了锅!土地是他们立身的根本,财富的源泉,岂能轻易放弃?他们自恃在地方上根深蒂固,有的甚至暗中认为自己在汉王统治时期“忍辱负重”,如今王师光复,理应返还他们的产业。

于是,数名有影响力的豪族族长暗中串联,联名上书荆州刺史府(此时由陈彦实际掌控),措辞看似恭顺,实则强硬,声称自家田产乃“祖传家业”,并非“逆产”,请求官府“明察秋毫”,“归还田宅”,“以安士绅之心”。

收到联名上书,陈彦只是冷笑一声。他深知这些豪族的心思,其中不少人在汉王势大时,或主动投靠,或默许配合,并非全然无辜。如今见风使舵,想来摘桃子,世上哪有这般便宜事?

他并未立刻批复,而是下令:“传话下去,三日后,本官在襄阳府衙,召见所有上书士绅的家主。”

三日后,襄阳府衙大堂。数十名衣着华丽、神色各异的豪族家主齐聚于此,交头接耳,气氛有些紧张。

陈彦一身镇南将军常服(朝廷封赏旨意尚未送达,但他已实际行使职权),在石头(新任中护军、襄阳太守)及一众僚属的簇拥下,步入大堂,威仪凛然。

他并未寒暄,目光扫过众人,直接开门见山,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诸位联名上书,请求归还田产。本官今日召诸位前来,便是要当面说清此事。”

他顿了顿,语气转冷:“汉王赵奢,悖逆作乱,祸乱荆襄。其盘踞期间,强占民田,横征暴敛,罪恶滔天!官府清查逆产,授田于民,乃为安抚百姓,恢复秩序,乃朝廷既定国策,绝非儿戏!”

“尔等田产,是否尽为‘祖业’,尔等心中自知!汉王势大之时,尔等或主动投献,或默许兼并,或与之勾连,获益者岂在少数?如今王师平叛,拨乱反正,尔等不思感恩,反欲索还可能沾染‘逆产’嫌疑之田土,是何道理?!”

一番话,如同冷水泼头,让一众豪族家主脸色骤变,冷汗直流!他们没想到陈彦如此直接,毫不留情面,直指他们与汉王可能存在的瓜葛!

“将军明鉴!我等……我等实是迫于无奈啊!”

“将军!我等对朝廷忠心耿耿,绝无勾结逆贼之心啊!”

众人纷纷辩解,语气已带惶恐。

陈彦抬手,制止了他们的喧哗,语气稍缓,却依旧强硬:“过往之事,本官可暂不深究。然,土地之事,关乎万千黎民生计,关乎荆州长治久安,绝无全部返还之理!”

他目光锐利地扫过众人:“然,本官亦非不近人情。尔等若能安分守己,配合官府新政,本官可做主,将清查之后,确认并非强占、且无纠纷之田产,返还尔等……四成!其余六成,收归官有,用于授田安民,不得再有异议!”

“四成?!”众家主面面相觑,脸上露出不甘和肉痛的神色。这意味着他们大部分的土地将化为乌有!

“怎么?嫌少?”陈彦冷哼一声,语气陡然转厉,“若非念在尔等乃地方着姓,且乱中或有不得已之苦衷,依律追究起来,恐怕尔等失去的,就不止是田产了!是要这四成田产,安稳度日,还是要本官彻查到底,尔等自行抉择!”

威胁之意,溢于言表!

众豪族家主闻言,浑身一颤。他们深知,这位年轻的镇南将军,手握重兵,刚刚平定叛乱,杀伐决断,绝非虚言恫吓。若真被追究与汉王的牵连,恐怕就不是损失田产那么简单了,抄家灭族亦有可能!

权衡利弊之下,众家主虽心在滴血,却不得不低头。为首几人交换眼色,最终无奈躬身道:“将军……将军息怒!我等……我等愿听从将军安排,接受四成之数,绝无异议!谢将军开恩!”

“很好!”陈彦面色稍霁,“既如此,便各自回去,配合官府丈量登记,不得再生事端!日后安分守己,依法纳粮,仍是荆州良善士绅。若再有非分之想,或暗中阻挠新政,休怪本官军法无情!”

“是!是!谨遵将军教诲!”众家主如蒙大赦,又似斗败的公鸡,灰溜溜地退出了府衙。

一场可能引发地方动荡的潜在危机,在陈彦恩威并施、强势手腕下,被悄然化解。土地改革的进程,得以继续推进,荆州的重建与恢复,也步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陈彦在等待朝廷正式旨意的同时,继续以铁腕和智慧,梳理着这片刚刚经历战火洗礼的土地。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