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 > 第260章 雷霆震怒遣良将 天问出鞘赈灾行

第260章 雷霆震怒遣良将 天问出鞘赈灾行(1/2)

目录

陈彦回到府中,立刻将自己关入书房,灯火彻夜未熄。他将今日所见所闻、心中所思所想,结合自己前世的经验以及对军务、民政的理解,奋笔疾书,字字斟酌。

他详细描述了难民惨状,推测了灾情的严重程度与可能波及的范围;系统阐述了立即开设粥厂、安顿流民、稳定京畿的重要性;重点强调了预防疫病的紧迫性与具体措施(水源清洁、尸体处理、药物发放、隔离病患);周密规划了大规模赈济所需的人员调配(官员选派、军士护卫)、钱粮筹措与调度、物资运输路线与保障;甚至长远考虑到了灾后重建、恢复生产、减免赋税等事宜。奏疏条理清晰,措施具体,既有雷霆手段,亦怀仁恕之心。

他足足写了三天三夜,期间几乎未曾合眼,反复修改增删,力求周全。当最后一份奏疏用工整的楷书誊写完毕,盖上自己的私印时,窗外已是第四日的黎明。陈彦揉了揉布满血丝的双眼,长长舒了一口气,心中却不敢有丝毫放松,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就在他准备稍作梳洗,便将奏疏呈送宫中时,府外忽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和喧哗声!一名皇帝身边的贴身内侍,手持金牌,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声音尖利而急促:“侯爷!侯爷!陛下急召!命您即刻入宫,不得延误!”

陈彦心中一凛,知道必有大事发生!他连朝服都来不及换,抓起刚刚写好的厚厚一叠奏疏,便随内侍冲出府门,翻身上马,向着皇城疾驰而去!

紫宸殿外,气氛肃杀异常。侍卫们个个面色紧张,如临大敌。殿内,隐约传来皇帝赵宸雷霆般的咆哮声,如同困兽的怒吼,震得殿宇似乎都在颤抖!

“废物!一群废物!!”

“欺君罔上!罪该万死!!”

“河北千里沃野,百万生民,如今沦为水泽鬼域!尔等竟敢……竟敢合起伙来蒙骗朕!蒙骗朝廷!尔等的良心都被狗吃了吗?!!”

陈彦心中骇然,快步走入大殿。只见丹陛之下,黑压压跪倒了一片官员,大多是户部、工部以及分管河北道的官员,一个个面如土色,体若筛糠,冷汗浸透了他们的官袍。几名身着风尘之色、显然是刚刚赶回的殿前司暗卫,正跪在御前,沉声禀报着。

龙椅之上,皇帝赵宸脸色铁青,双目赤红,胸膛剧烈起伏,显然是愤怒到了极点!他手中紧紧攥着一叠密报,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御案之上,一片狼藉,显然刚刚经历过一场雷霆之怒。

看到陈彦进来,赵宸猛地抬起头,赤红的眼睛死死盯住他,声音因愤怒而嘶哑:“陈彦!你来的正好!听听!都听听!你前日所料,半分不差!甚至……甚至更糟!”

他猛地将手中的密报摔在地上,对着跪地的官员怒吼:“殿前司暗卫,冒死穿越洪水灾区,带回的急报!黄河决口岂止一处?!濮阳、滑州、白马、灵昌……多处堤坝崩溃!洪水泛滥千里,整个河北东南部,已成一片汪洋!数十州县被淹,田舍尽毁,百姓溺毙、饿毙者……不计其数!道路断绝,讯息不通!而那些封疆大吏,那些食君之禄的混账东西!为了保住他们的顶戴花翎,竟敢联手隐瞒灾情,封锁消息,甚至谎报平安!直到灾民蜂拥外逃,再也无法掩盖!河北官场,从上到下,烂透了!烂透了!!”

陈彦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听到皇帝亲口证实,灾情竟严重到如此地步,官场竟腐败到如此程度,心中仍是巨震,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头顶!他立刻跪倒在地:“陛下息怒!保重龙体!当务之急,是尽快赈灾救人,稳定局势!”

“赈灾!救人!说的容易!”赵宸猛地从龙椅上站起,来回疾走,如同一头焦躁的雄狮,“如今灾区已成孤岛,道路不通,讯息全无,朝廷政令如何下达?赈灾钱粮如何输送?那些蠹虫般的官员,如何能指望他们尽心救灾?!只怕朝廷的赈灾钱粮下去,又要被他们层层盘剥,中饱私囊!届时,非但救不了灾,反而会逼得灾民铤而走险,酿成民变!后果不堪设想!”

他猛地停下脚步,目光如电,射向陈彦:“陈彦!你的奏疏呢?可曾写好?!”

陈彦立刻将手中那叠沉甸甸的奏疏高高举起:“臣已写好,请陛下御览!”

“不必看了!”赵宸一挥手,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你的能力,你的忠心,朕深知!此刻已没有时间再让朝堂诸公争论扯皮!朕信你!朕现在就任命你为钦差大臣,总督河北、河南东部赈灾事宜,兼领巡按御史,有临机决断之权!”

他环视跪满一地的官员,声音冰冷如铁:“朕予你一万新军精锐,随你调遣!开国库,调集所有能调集的粮草、药材、衣物、帐篷,由你统筹,即刻运往灾区!朕予你先斩后奏之权!”说着,他猛地从御案旁拿起一柄装饰古朴、寒光四射的长剑,剑鞘上刻着古老的云纹,剑格处有两个古朴的小字——“天问”!

“此乃太祖皇帝御用佩剑——‘天问剑’!”赵宸将剑郑重地交到陈彦手中,目光灼灼,“见此剑如朕亲临!灾区之内,无论涉及何人,官职大小,凡有贪墨赈灾钱粮、玩忽职守、阻挠救灾、欺压灾民者,你可持此剑,先斩后奏,格杀勿论!不必请示!朕只要你以最快的速度,救最多的百姓,稳住局势!你可能做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