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初试交易露锋芒 金蝉脱壳会暗流(2/2)
果然问到关键处了。陈彦心念电转,面上却依旧平静:“会长明鉴。为安全计,货船并未停靠博多港。如今海上,风浪莫测,倭寇更是猖獗。陈某不得不谨慎行事,将货物存放在一处隐秘所在。”
他略一停顿,抛出了真正的方案:“陈某此次前来,正是想与会长约定一个海上交易的地点与时间。届时,你我双方船队于海上预定地点汇合,当场验货、交割,银货两讫,各自方便。如此,可免去货物装卸、仓储之繁琐,亦能最大程度保障安全。”
“海上交易?”三井忠信细长的眼睛微微眯起,闪过一丝极快的讶异和更深沉的审视。他沉吟良久,室内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沉香袅袅,更添几分诡谲。
半晌,三井忠信才缓缓开口,语气带着一丝探究:“陈先生行事……果然非同寻常,谨慎至此。恕老夫冒昧,观先生气度,绝非寻常商贾。不知先生……究竟来自何方?此番大手笔,所图又为何?”
尖锐的问题直指核心。陈彦感受到对方目光中的压力,但他早已准备好说辞。他淡然一笑,笑容中带着一丝商人的精明与恰到好处的坦诚:“会长果然慧眼。陈某确非小打小闹之辈。不瞒会长,陈某乃大雍商人。”他刻意强调“大雍”二字,观察着对方的反应。“如今海禁渐松,正是我辈搏击风浪、谋求厚利之时。此番前来,别无他图,只为求财二字。”
他身体微微前倾,压低声音,显得推心置腹:“与贵商会合作,正是看中‘堺屋’在倭国的信誉与实力,可让这批货卖出最好的价钱,也省去陈某诸多琐碎。若会长觉得此方式可行,我们便约定时间地点;若会长觉得风险过大,或有所顾虑,陈某亦不敢强求,只好另寻他家合作了。”他以退为进,将选择权抛回给对方。
三井忠信的目光在陈彦脸上停留了许久,仿佛要透过皮囊看清其内心真实想法。最终,他脸上那商人特有的、圆滑而精明的笑容重新浮现,仿佛之前的审视从未发生:“陈先生快人快语,老夫欣赏!好!这笔生意,我‘堺屋’接了!只要货物与样品无异,价格就按今日所议,支付黄金,绝无问题!”
气氛顿时缓和。双方随即开始商定具体细节。最终约定:三日之后,午时正,在博多港外海偏东南方向约三十海里的一处无名小岛(由费尔南多海图标注,易于识别且相对僻静)附近海域进行交易。“堺屋”将出动三艘大型货船,携带足额黄金;陈彦则需出示约定数量的货物,并允许对方派员登船抽验。
事情谈妥,陈彦便起身告辞。三井忠信亲自送至院门,态度客气,甚至带着一丝热络。
然而,陈彦等人刚离开“堺屋”商铺,转入一条相对僻静的街巷,费尔南多便凭借其多年航海养成的、对视线和环境的极端敏感,迅速贴近陈彦,用极低的声音道:“大人,有‘尾巴’。两个,分开跟着,很专业。”
陈彦眼角余光向后一扫,果然发现巷口有两个看似寻常的行人,目光偶尔扫过他们,行动节奏与他们保持着微妙的同步。他心中冷笑,果然,老狐狸还是起了疑心,想摸清他们的落脚点和底细。
“陪他们玩玩,甩掉。”陈彦低声吩咐,脚下步伐不变。
赵虎、钱豹立刻会意,一左一右稍稍落后半步,无形中形成了掩护。陈彦则带着费尔南多,突然加快脚步,拐进了一条岔路密集的商业街。博多港的市街布局复杂,店铺林立,人流如织。陈彦看似随意地走进一家贩卖漆器的店铺,片刻后又从侧门走出;赵虎则故意在一个卖团子的摊前停留,挡住跟踪者的视线;钱豹则迅速穿过一条窄巷。利用对地形的事先粗略了解和默契的配合,不过一炷香的功夫,在几个巧妙的穿插和掩护下,便将身后那两条经验丰富的“尾巴”彻底甩脱。
确认安全后,四人迅速汇合,绕路返回了码头,登上了“镇海号”。
一回到相对安全的船舱,赵虎便忍不住道:“大人!对方果然心怀叵测!这交易恐怕有诈!是否考虑换一家商会?”
陈彦站在舷窗边,望着窗外渐渐喧嚣起来的博多港,摇了摇头,目光冷静而深邃:“暂时不必。对方跟踪,乃是常情。这说明他们对我们的货物和能力极感兴趣,但又心存疑虑,想摸清我们的虚实。这是商场上试探对手的惯用伎俩。”
他转过身,分析道:“‘堺屋’是本地数一数二的大商会,注重信誉,直接黑吃黑、毁约火并的可能性不大,那会砸了招牌。但提防之心不可无。三日后的交易,才是真正的试金石。若他们按约定,携带足额黄金,公平交易,则说明可信,可长期合作。若他们敢耍花样,妄图吞掉我们的货……”
陈彦眼中寒光一闪,语气森然:“那正好,让他们见识一下,什么叫做雷霆手段!也省得我们再去费心寻找其他买家,正好杀鸡儆猴,在这博多港立下规矩!”
“传令!起锚,升帆!我们即刻离开博多港,回驻泊地与张校尉他们会合,全力准备三日后的‘大生意’!”
“是!”赵虎、钱豹凛然遵命。
很快,“镇海”、“安远”两船升起风帆,收起铁锚,缓缓驶离码头,向着外海方向驶去。船影逐渐变小,融入海天一色之中。
几乎就在陈彦船队离开后不久,“堺屋”商会那间幽静的“松之间”内。
三井忠信依旧跪坐在原地,听着手下两名擅长追踪的“目付”汇报跟丢目标的消息,他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跟丢了?在博多,我们的地头上,跟丢了几个外来商人?”他的声音依旧平和,但室内温度仿佛瞬间降低了几度。两名跪伏在地的目付额头渗出冷汗,不敢抬头。
“会长恕罪!那几人……绝非普通商贾,他们对巷道的熟悉程度,穿梭人群的灵活身法,尤其是那种警惕性……更像是……经过严格训练的探子或军人……”一名目付硬着头皮回禀。
三井忠信沉默片刻,挥了挥手,让两人退下。他独自坐在幽室中,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光滑的茶杯边缘,眼中闪烁着复杂难明的光芒。
“大雍商人……身手矫健如豹……船不入港……海上交易……还能轻易甩掉我最好的目付……”他低声自语,每一个词都带着深深的思量,“此人,绝不简单。他所图,恐怕不止是钱财那么简单……三日后……哼,老夫倒要看看,你究竟是何方神圣,这海上之约,是福是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