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 > 第279章 定策驱虎吞狼计 京都密诏起风云

第279章 定策驱虎吞狼计 京都密诏起风云(1/2)

目录

陈彦没有片刻耽搁,立刻唤来最机密的信使,命其携带自己的亲笔密信,再赴博多港,设法与三井忠信取得联系,约定秘密会面。

数日后,还是在“镇海号”那间戒备森严的议事舱内,陈彦与三井忠信再次会面。与上次的试探与凝重不同,这次陈彦的脸上带着一种决断后的明朗与沉稳。

“三井大人,”陈彦开门见山,将皇帝的密旨精神(隐去具体内容)转化为自己的决断,“本官已奏明圣上,陈说利害。陛下圣裁,以为扶助天皇,匡正倭国纲纪,于两国邦交、海疆安宁,大有裨益。因此,本官决定,接受贵方提议,与大雍结为盟好,共襄义举!”

三井忠信闻言,霍然起身,因为激动,花白的胡须都在微微颤抖,他深深一揖到地,声音哽咽:“陈大人!不,天使大人!天佑皇国!天佑皇国啊!陛下若知此讯,不知该如何欣慰!下官……下官代陛下,代万千忠臣,拜谢天朝高义!拜谢大人鼎力相助!”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陈彦虚扶一下,示意他坐下,语气转为严肃:“三井大人,盟约既定,然行军打仗,非是儿戏,需知已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有些关节,必须事先厘清。”

“大人请问!下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三井忠信连忙道。

陈彦目光如炬,直视对方:“首先,我方所能投入之兵力。本官此次东来,所携之水师陆战精锐,共计五千余人,战舰二十余艘,皆可称百战之师。然,此乃先锋,非主力也。”

“五千……”三井忠信脸上的喜色微微一僵,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和忧虑,“这个……天使大人,请恕下官直言,幕府权臣足利义晴麾下,直接掌控的常备兵力,恐不下十万之众,且各地亲近幕府的大名,亦可随时征召更多军势。五千精锐虽强,恐……恐难以正面抗衡啊。”他小心翼翼地看着陈彦,“不知天朝……是否还能再从本土调遣大军前来?若有数万天兵压境,必能势如破竹!”

陈彦早料到对方会有此问,他缓缓摇头,语气坚定:“三井大人,你需明白。大雍乃天朝上国,行事需合乎礼法,占据大义名分。我军可以应天皇陛下之邀,助其平叛,但绝不能无端兴兵,入侵他国!此乃根本原则,不容置疑!”

他顿了顿,看到三井忠信脸色发白,才继续道:“因此,大雍军队绝不会率先越境攻击倭国本土。必须是由天皇陛下率先举起‘清君侧、复皇权’的义旗,公开讨伐幕府,造成倭国内乱之事实。届时,我大军方能以应藩属君主之请,维护宗藩体系的名义,介入战事,此乃堂堂正正之师!”

这番话如同冷水浇头,让三井忠信瞬间清醒。他明白了,大雍不会无条件地替天皇打天下,而是要天皇自己先站出来,承担起“叛乱”的风险和责任,大雍才会在关键时刻下场,扮演决定性的角色。这是驱虎吞狼之计,也是将最大的风险转嫁到了天皇一方。

看着三井忠信阴晴不定的脸色,陈彦抛出了最关键的问题:“所以,本官需要知道,天皇陛下目前,究竟掌握了多少可以动用的力量?有多少军队是绝对忠于皇室,愿意随陛下起事的?有多少公家、大名是潜在的支持者?陛下能否在京都,或者至少在一处要地,率先发动,造成足够的声势和混乱?”

这才是问题的核心。如果天皇自己毫无根基,全靠大雍军队,那这就不是合作,而是傀儡戏了。

三井忠信沉默良久,显然在权衡利弊,最终,他深吸一口气,压低了声音:“不敢隐瞒天使大人。陛下虽势微,但千年皇统,余威犹在!如今明里暗里,仍愿效忠皇室的力量……仔细筹算,大约能集结一万至一万五千人马。主要包括:北面武士中部分对幕府不满者、京都守护职下部分真心拥护皇室的官兵、以及分散在畿内几家与皇室关系密切的小大名的兵力。**武器甲胄虽不及幕府精良,但士气可用,皆为敢死之士!”

一万五千对十万!实力悬殊依然巨大。但陈彦要的就是这个答案。有这一万五千人,就说明天皇并非毫无还手之力,就有了一搏的资本,也给了大雍介入的“正当”理由。

“好!”陈彦眼中精光一闪,“有一万五千忠勇之士,足矣!三井大人,你回去禀告天皇陛下,欲成大事,必先自奋!请陛下暗中准备,择一良机,最好能趁幕府不备,在京都或奈良等皇权影响深远之地,率先发难,公开下诏,历数幕府罪状,宣布废黜足利义晴征夷大将军之职,号召天下忠臣义士共讨国贼!”

他站起身,走到海图前,手指点向倭国本州岛西南沿海:“一旦陛下起事,务必设法固守待援,或向濑户内海方向转移。只要陛下能坚持半月,吸引住幕府主力注意力,造成国内震荡……本官亲率五千精锐水师,并汇合后续舰队,将如天兵降临,直捣黄龙,一举击溃幕府主力于海上,并登陆支援陛下!”

陈彦的策略清晰无比:让天皇先点火,吸引敌人主力,然后他再以雷霆万钧之势,从海上给予致命一击!这是典型的以少胜多、后发制人的战术。

三井忠信仔细听着,眼中重新燃起希望的光芒。虽然风险极大,但这确实是目前唯一可行的路径。他重重叩首:“下官明白了!下官即刻返回京都,密奏陛下!定当竭力促成此事!”

“切记,机密重于一切!筹备需暗中进行,起事时机尤需谨慎,务求一击打乱幕府阵脚!”陈彦最后叮嘱道,“你我之间,需建立一条绝对可靠的联络渠道。一旦陛下决定起事,需提前十日,将时间、地点、联络方式,通过秘密渠道送达泉州。本官在泉州,静候佳音,并调兵遣将,准备出击!”

“下官遵命!定不负所托!”三井忠信再次深深一拜,不再有丝毫停留,匆匆离去。他知道,每耽搁一刻,京都的局势就可能多一分变数。

------

数日后,深夜,京都御所,清凉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