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 > 第306章 定策封堵缓图之 秘研火药待天时

第306章 定策封堵缓图之 秘研火药待天时(2/2)

目录

皇帝身躯猛地一震,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紧紧盯着陈彦:“爱卿此言何意?莫非……你……你知道些什么?”一个惊人的猜想在他心中升起。

陈彦郑重地点了点头,不再隐瞒:“陛下明鉴!火药之术,虽看似神秘恐怖,闻所未闻,但其根基,臣遍阅古籍,推测无非是硝、磺、炭等物,按某种特定玄妙的比例配伍,再经特殊工艺处理而成。此原理,在前朝炼丹杂记或道家典籍中,确实偶有蛛丝马迹可寻。臣不才,早年因兴趣所致,兼为探寻强军之道,确曾广泛阅览过一些相关古籍,对其所用之基本原料,略知一二。”

“果真?!”皇帝激动得从龙椅上站起,快步走到陈彦面前,急切地追问,声音都因兴奋而提高了不少,“维岳!你……你可知其具体的配方比例?需要何种工艺?能否……能否为我朝廷,研制出此等……不,是研制出更胜于逆贼的利器?”若能掌握此物,那眼前的危机不仅迎刃而解,大雍的军事实力将跃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简直是逆转乾坤的契机!

然而,陈彦却缓缓摇了摇头,神色坦诚中带着无比的凝重:“陛下,请恕臣直言。臣所知,确实仅限于原料种类之推测。至于最关键的、分毫不能差的精确配伍比例、原料的提纯方法与标准、颗粒的粗细与均匀度、压实的紧密程度、引信的制作材料与燃烧速度,乃至如何安全混合、如何防潮储存、如何确保可靠引爆等核心诀窍,古籍中要么语焉不详,要么记载谬误,甚至相互矛盾,臣……确实并不知晓。”他看到皇帝眼中闪过的明显失望,立刻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无比坚定和充满力量,“但是!陛下,既然逆贼能够研制成功,说明此路必然可通!他们不过是一伙见不得光的匪类,尚能摸索出来,我堂堂大雍,坐拥万里江山,汇聚天下英才,拥有举国之力,难道还研制不出来吗?难道还不如一伙逆贼吗?”

他上前一步,声音铿锵有力,在御书房内回荡:“故,臣恳请陛下!秘密拨付专项资金与绝对可靠的场地!准许臣从工部军器监、钦天监精通格物、化学的博士,乃至民间对此道有真才实学、身家清白的巧匠、方士中,挑选可靠之人!组建一个绝密的研究作坊(可代号‘神机坊’)!由臣亲自总揽负责,根据古籍线索、逆贼使用此物时展现的威力反推,以及大量的试验!不惜代价!不惧失败!日夜兼程!定要在最短时间内,将火药的完整配方、成熟工艺、乃至各种应用之法,彻底掌握在我大雍手中!届时,逆贼倚仗之利器,便不再是威胁,反而将成为我王师荡平妖氛、靖安四海的神兵利器!陛下之江山,将固若金汤!此乃**扭转国运之关键一役!”

“好!好!好!”皇帝被陈彦这番慷慨激昂、充满信心的陈词彻底感染,激动得连说三个好字,用力拍着陈彦的肩膀,“维岳!朕果然没有看错你!临危不乱,谋定后动!此事,就全权交予你!朕准你所奏!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物给物!工部、钦天监、内帑,随你调用!朕再从皇庄拨一处隐秘庄园与你作为工坊!朕只有一个要求:快!一定要快!必须在逆贼成气候、酿成大患之前,掌握此物!此事列为帝国最高机密,除朕与你,以及必须参与的核心人员外,不得让第三人知晓全盘计划!一切用度,皆从朕的内帑和你的大将军府秘密经费中支取,不走户部,避免泄露风声!”

“臣,领旨!定当鞠躬尽瘁,竭尽全力,不辜负陛下信重!不使我大雍受制于贼!”陈彦单膝跪地,郑重接旨,感到肩头沉甸甸的责任。

接下来,君臣二人又仔细商议了封锁原料、监视青州的具体细节,包括如何挑选暗探、如何传递消息、如何应对突发情况等。最后,陈彦想起一事,面色凝重地补充道:“陛下,还有一事,臣觉得颇为蹊跷,如鲠在喉,不得不察。”

“何事?爱卿但说无妨。”皇帝此时信心大增,语气也轻松了不少。

“青州发生如此惊天大案,北镇抚司近百精锐连同数十衙役葬身火海,按《大雍律》和官场惯例,青州太守冯明远作为地方主官,守土有责,即便自身无恙,也难辞其咎,至少应有请罪和详细调查的奏章呈报。但据臣所知,至今为止,除了那份经由山东巡抚转呈、语焉不详的急报外,冯明远本人,并未有只言片语的请罪奏折直达天听。”陈彦目光锐利如鹰,缓缓道,“此举,与其封疆大吏的身份,严重不符。要么,他已被逆贼彻底控制甚至……灭口;要么……”他顿了顿,声音压低,带着冰冷的寒意,“他本身,就是逆贼一党!至少,也是知情不报,欺君罔上,甚至……根本就是他在幕后主使!那份急报,不过是贼喊捉贼的障眼法!”

皇帝闻言,瞳孔骤缩,脸色瞬间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仔细回想,确实如此!冯明远作为太守,治下出了这等泼天大案,竟然不主动上折请罪,反而沉默异常,这绝不是一个正常官员的反应!这背后,必然有鬼!

“维岳,你所言极是!此事……朕记下了。”皇帝眼中寒光闪烁,杀机毕露,“若此獠果真与逆贼勾结,欺君叛国,朕必将其凌迟处死,诛灭九族!监视青州时,给朕重点盯紧此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搜集其通敌证据!”

“臣明白!绝不让此逆贼逍遥法外!”陈彦肃然应道。

计议已定,皇帝立刻唤来贴身大太监,口述密旨,用印加封,以最快速度发出。陈彦则连夜告退,返回大将军府,开始紧急筹划秘密研制火药以及布控青州两件大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