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惊天内幕父子析 临危应变蜀王醒(2/2)
赵元启说得轻松,本以为父亲会夸奖自己处事果断。谁知,蜀王赵慎听完,脸色“唰”地一下变得惨白,毫无血色,身体猛地前倾,剧烈地咳嗽起来,手指颤抖地指着赵元启,声音因极度惊骇和愤怒而变得尖利嘶哑:
“你……你说什么?!你……你派了徐奎去?还……还把最后的五千卫队也派给他了?!你……你糊涂啊!!!”
这突如其来的剧烈反应,将赵元启和蜀王妃都吓坏了。赵元启连忙上前扶住父亲,惊慌道:“父王!父王息怒!保重身体啊!儿臣……儿臣是担心南疆局势,徐将军乃父王倚重之大将,用兵稳健,儿臣以为……”
“你以为?!你以为什么?!”赵弘猛地打断儿子的话,胸口剧烈起伏,眼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徐奎……徐奎他怎么可能会真心去平定五溪蛮的叛乱?!你可知……你可知那五溪蛮现任首领沙摩柯是谁?!”
赵元启被父亲的样子吓住了,茫然地摇头。
蜀王赵弘深吸一口气,用尽全身力气,一字一顿地说道:“那沙摩柯……是徐奎的亲舅舅!徐奎的生母,就是上一任五溪蛮首领的女儿!他们……他们是血脉至亲!”
“什么?!”赵元启如遭五雷轰顶,整个人僵在原地,大脑一片空白,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徐奎……徐奎的母亲是蛮族?五溪蛮首领是他的舅舅?这……这怎么可能?!
蜀王妃也吓得掩住了嘴,脸色煞白。
“此事……乃绝密……知晓者极少……”赵弘喘着粗气,艰难地说道,“徐奎其父早亡,其母带他改嫁入我蜀中一武将之家,他随了继父之姓,此事便被刻意隐瞒下来。但他与五溪蛮……从未断绝联系!此次叛乱,早不起,晚不起,偏偏在为父遇刺、府中大乱之时爆发!吴信莫名败得如此蹊跷!徐奎一到便成‘僵持’!如今……如今你竟将最后的兵马也尽数交予他手……这……这哪里是什么叛乱?这分明是……是徐奎与五溪蛮里应外合,要谋夺我蜀中基业的惊天阴谋啊!!!”
轰隆!赵元启只觉得天旋地转,冷汗瞬间湿透了后背!直到此刻,他才恍然大悟!为什么父王会中毒?为什么吴信会中伏惨败?为什么徐奎索要兵权如此顺利?为什么战报总是“激烈”却无实质进展?这一切的一切,根本就是一个针对蜀王府的、精心策划的陷阱!而自己,这个愚蠢的世子,竟然一步步地将兵马和权力,亲手送到了阴谋家的手中!
“父王!儿臣……儿臣罪该万死!儿臣糊涂啊!”赵元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痛哭流涕,充满了悔恨和后怕。
“现在……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赵慎强撑着虚弱的身体,眼中重新燃起了属于王者的决断光芒,“快!元启!立刻派人,八百里加急,去追回那五千卫队!能追回多少是多少!追不回,也要让他们就地警戒,不可再前往石岭关!”
“是!是!儿臣这就去办!”赵元启连滚爬爬地起身,就要往外冲。
“还有!”赵慎叫住他,语气急促而坚定,“立刻下令,成都四门戒严,全城进入战时状态!派人持我王令,大开蜀王库,取出所有金银铜钱、布帛粮草,紧急征召城中青壮,组建新军!告诉他们,王府管吃管饷,优先招募退役老兵,尽快编练成军,至少要凑齐两万人,日夜操练,以备不测!”
“同时,”赵慎的目光投向北方,带着最后的希望,“立刻以为父的名义,起草最紧急的奏章,将蜀中危局、徐奎叛变的真相,原原本本奏报朝廷,恳请陛下火速发兵入蜀平叛!要快!要快啊!迟了……恐怕成都危矣,蜀中危矣!”
“儿臣遵命!儿臣这就去办!”赵元启此刻再无半点犹豫,父亲的清醒和决断,给了他主心骨。他立刻冲出寝宫,召集王府属官、将领,一道道命令迅速下达。
很快,沉重的成都城门缓缓关闭,守军全部上岗,戒备森严。蜀王库的大门洞开,金银绢帛如同流水般运出,在城中各处设立募兵点,敲锣打鼓,紧急征召勇士。一封沾着蜀王与世子血印的、陈述徐奎勾结蛮族、意图谋反、恳求朝廷火速救援的十万火急奏章,由最忠诚可靠的死士带着,冲出成都,朝着洛阳方向绝尘而去。
蜀王府内,下达完一系列命令的蜀王赵弘,仿佛耗尽了所有力气,瘫软在榻上,剧烈地喘息着。蜀王妃在一旁垂泪伺候。
“希望……希望还来得及……”赵慎望着窗外阴沉的天空,喃喃自语。他醒来了,识破了阴谋,但蜀中的局势,已经危如累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