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行政副主任的“好奇心”(1/2)
苏晚晴回到位于行政楼三楼的办公室,窗外是医院修剪整齐的绿化带,远比外科楼看到的景象要宁静有序。她将那份关于刘晓宇病例的评估报告放在办公桌一角,却没有立刻投入下一项工作。
她靠在椅背上,指尖无意识地轻敲着光滑的桌面。
林默。
这个名字最近在她脑海里出现的频率有点过高了。
从急诊科那次近乎鲁莽却结果完美的床旁钻孔,到抢救室内血腥却果决的截肢术,再到刚刚结束的、在心胸外科引起小小波澜的“简单”VSd修补术。每一次,这个人都在挑战她固有的认知。
苏晚晴出身医学世家,见惯了才华横溢的医生,她自己虽然选择了行政管理,但对临床有着深刻的理解。她信奉规则、流程、制度,认为这些是保障大型医疗机构高效、安全运转的基石。而林默,却像一头闯入精密仪器的野牛,横冲直撞,屡屡践踏她所维护的规则。
但偏偏……这头“野牛”每一次都踩出了最完美的结果。
这让她感到一种矛盾的烦躁和……好奇。
对,是好奇。一个怎样的医生,能拥有如此恐怖的技术和近乎预判般的诊断能力?他在战乱地区经历了什么,才会养成那样一副冰冷疏离、却又对生命有着偏执坚持的性格?
她打开电脑,调出了林默的入职档案。履历简单得近乎苍白:国内一流医学院毕业,无国界医生组织数年经历,然后就是滨海附一院。没有任何显赫的师承,没有海外留学背景,发表的论文也寥寥无几。
这完全不符合一个“天才外科医生”的标准模板。
那他这一身惊世骇俗的医术,从何而来?难道真如有些人私下嚼舌根说的,是在战场上拿人命练出来的?
苏晚晴很快否定了这个想法。她看过林默的手术录像,那不是野路子,那是超越了现有教科书范畴的、一种近乎“道”的精准和高效,带着一种冷酷的美感。这需要极致的天赋,更需要难以想象的系统性训练和知识储备。
她关掉档案,揉了揉眉心。理性告诉她,应该和这个屡屡惹麻烦的医生保持距离,严格用规则约束他。但另一种源自职业本能和内心深处某种被触动的东西,又让她忍不住想去探究,甚至……在他被围攻时,下意识地站了出去。
今天病例讨论会上,她几乎是本能地拿出那份评估报告。她告诉自己,这是为了维护医院的利益,肯定正确的医疗行为。但当她看到高远那难看的脸色,和林默依旧平静无波的眼神时,心里竟闪过一丝快意。
这很不“苏晚晴”。
她深吸一口气,决定暂时将这个问题搁置。她拿起内线电话,拨通了心胸外科护士长的号码。
“刘护士长,我是苏晚晴。”
“哎,苏主任,您有什么指示?”
“关于即将开展的‘临床路径优化试点’,心胸外科是重点科室。我需要更深入地了解一线的手术流程和资源消耗情况。”她的语气平稳专业,“麻烦你把最近一周,尤其是林默医生参与的手术相关记录,包括耗材使用明细、手术时长、术后患者恢复指标数据,整理一份发给我。我要做对比分析。”
电话那头的护士长显然有些意外,但立刻应承下来:“好的,苏主任,我马上整理。”
放下电话,苏晚晴看着电脑屏幕,眼神恢复了一贯的冷静理智。
是的,这是为了工作,为了优化管理流程。林默的手术效率异乎寻常,这本身就是一个极有价值的研究样本。她只是想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其高效背后的逻辑,看看是否有推广的可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