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神级外科:从边境医生开始 > 第194章 勇者斗恶龙

第194章 勇者斗恶龙(1/2)

目录

怒江峡谷的雨季如期而至,连绵的阴雨让本就艰险的山路变得更加泥泞难行。潮湿闷热的空气仿佛能拧出水来,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然而,比天气更压抑的,是那股来自四面八方的无形压力。卫健委的书面质询函正式抵达滨海附一院,要求林默和院方就“拒绝调度事件”做出详尽解释。“星火计划”的专项资金被冻结,一些原本谈好的设备捐赠和合作项目也开始变得犹豫观望。

滨海附一院内部,院长苏衡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会议上,个别领导话里话外暗示林默“不顾大局”,建议对“星火计划”进行“整顿”。苏晚晴以其一贯的干练和强硬,顶住了大部分的非难,但氛围已然不同。

与此同时,由“华东中心”牵头,联合数家机构炮制的《关于“星火计划”基层医疗模式技术安全性与卫生经济学评估报告(内部讨论稿)》悄然在某个小范围的学术圈内流传。报告“客观”地列举了在基层开展高难度手术的“潜在风险”,质疑其质量控制体系和长期疗效,并隐晦地指出这种模式“可能造成医疗资源的不经济使用”。

这份报告,如同淬毒的匕首,精准地刺向“星火计划”赖以生存的根基——安全、有效、可负担。

风暴,似乎正在将“星火”推向孤立无援的境地。

但林默,依旧在怒江的雨雾中穿梭。移动ct的投入使用,如同为黑暗的峡谷点亮了一盏探照灯,一个个原本隐匿的复杂心脏畸形被清晰地揭示出来。他与陆青屿、阿邓医生一起,依靠有限的药物和精准的术前管理,艰难地维持着那些危重患儿的生命体征,为后续可能的手术创造着渺茫的机会。

这天,林默刚刚为一名出现严重肺动脉高压危象的患儿调整完药物方案,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临时宿舍,就接到了苏晚晴的视频请求。

屏幕上,苏晚晴的神色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倦意,但眼神依旧明亮。

“有两个消息。”她开门见山,“坏消息是,那份评估报告的影响在扩大,部分媒体开始跟风报道,虽然还没形成大规模舆论,但苗头不好。而且,下周一,部里会召开一个高级别的专家咨询会,议题就包括对‘星火计划’的评估和未来走向。华东中心的人会是主要发言方。”

林默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仿佛在听一个与己无关的故事。

“好消息是,”苏晚晴语气一转,带着一丝振奋,“瓦格纳教授联合了北美、英国三家顶尖心脏中心,以及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全球基层医疗创新联盟,共同发布了一份《关于支持创新性医疗技术普惠化发展的联合声明》。声明虽然没有直接点名‘星火计划’,但高度肯定了将前沿技术适配性改良后应用于资源匮乏地区的探索,认为这是推动全球健康公平的重要路径,并呼吁建立更开放、包容的评估体系。”

她将声明的原文发了过来:“更重要的是,Ecdc和这几家机构,已经正式将‘林默术式’纳入他们联合更新的《复杂性先心病微创杂交治疗专家共识》中,作为重要推荐方案之一。共识的预印本,今天凌晨刚刚在全球最大的医学预印本网站上发布!”

这无疑是投入沉寂湖面的一颗重磅炸弹!而且是来自世界顶级学术圈的集体背书!

林默快速浏览着那份联合声明和专家共识。声明义正辞严,共识则用大量的数据和国际多中心病例,证实了“林默术式”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这是比任何辩解都更有力的武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